这是我省首次拍到大红鹳,四川鸟类的种类或将再次刷新它可能来自哈萨克斯坦要迁徙往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前几天经过新疆时遭遇寒流,无法降落
区别
如果是喂养的,营养丰富,大红鹳的体色应有红色;而野外长途跋涉,会缺少食物营养不良,毛色黯然失色
分析 它的翅膀磨损很大,推断是长期飞行造成。处于幼年期,容易掉队迷路,也增大了野生的可能
前日,观鸟爱好者在广汉鸭子河拍到一只幼年的世界珍稀鸟类大红鹳,它的翅膀有磨损,羽毛黯然失色,看着有些虚弱。
这只大红鹳从哪里来?是因为近段时间降温,遇到强大气流被带至此地;是在飞行过程中掉队迷路;还是有人饲养,它逃跑了?一时间,引来不少鸟类爱好者争议。如果大红鹳是野生的,四川鸟类的种类将再次被刷新。
成都观鸟协会理事巫嘉伟说,这是我省首次拍到大红鹳。 {优雅而孤独}
大红鹳落单鸭子河
前日,成都观鸟协会理事巫嘉伟来到广汉鸭子河,对四川省越冬水鸟迁徙进行调查。下午2点20分,巫嘉伟拿着望远镜向河对岸望去,突然在成群的白色苍鹭队伍中,发现一只与众不同的鸟。
灰色的嘴,形似靴,颈甚长,浅褐色的翅膀边缘带着一点红色。它有1米多高,一双细长的腿,优雅而孤独地站在浅滩上,头微微向上昂。“大红鹳?”巫嘉伟觉得这不是真的,因为大火烈鸟在中国并无分布,在国内都很罕见。
他赶紧再次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2分钟后,坐在河岸边钓鱼的人突然站起来,这只鸟受到惊吓,挥动着翅膀,伸直颈部,发出“咕哝”叫声,从200多米远的地方,顺着河道朝巫嘉伟飞来,最近时离他仅80多米远。此时,巫嘉伟看清楚了,这确定是一只大红鹳,他按动快门,记录下来。
随后,大红鹳停在一块浅岛地上,低头觅食。由于不适应环境,有青苔总是粘在大红鹳的脚上,它只有不停地将青苔舔掉。
巫嘉伟说,2010年,全球性濒危鸟类红胸黑雁现身鸭子河。这次发现大红鹳和红胸黑雁是在同一地点。 {翅膀磨损大}
极有可能是野生的
巫嘉伟说,极其喜欢结群生活的大红鹳,孤独地在鸭子河的浅滩上生活,会让它的危险系数加大,例如觅食、遇到天敌等困难。目前,大红鹳有些虚弱,不过根据观察,飞行和觅食能力都没有问题,因此不会对它进行人为干扰。鸭子河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已得知该情况,会加大监测,密切关注大红鹳的状况。
据巫嘉伟推测,这只大红鹳极有可能是野生的。它的翅膀有很大的磨损,羽毛黯然失色,可以推断是经过长期飞行而造成的。这只大红鹳是亚成体,处于幼年时期,比较容易掉队、迷路,更加增大了野生的可能。它对人类有一定警觉性,如果是动物园饲养的话,一般脚上都会有环志,而它的脚上并没有,喂养逃逸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大红鹳为野生四川鸟类的种类将被刷新
昨日下午3点过,成都观鸟协会会长沈尤赶到鸭子河,看到大红鹳依旧在独自漫步、休憩。沈尤说,在2005年8月,他在内江回成都的高速路上,看到公路左侧有一只大红鹳在飞,它身上有一点淡红色,嘴也带红色,但他并不能确定是野生还是家养的。
沈尤说,野生大红鹳和家养大红鹳,有一些微小区别。如果是家养的,营养就会很丰富,它的体色应该有红色;野外长途跋涉的,就会缺少食物,营养不良,毛色黯然失色。
“大红鹳在我国并没有分布,这些年,仅在西安浐霸、湖南洞庭湖等地有极为零星的记录。”沈尤说,如果这只大红鹳是野生的,则是在其从哈萨克斯坦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迁徙的路上,经过新疆时,遇到前几天的寒流,无法降落而被带到了此地。
如果大红鹳是野生的,四川鸟类的种类将再次被刷新。不过,它究竟是饲养逃逸的还是野生的,现在都没有可靠证据。
大红鹳又名大火烈鸟,体大而甚高(130厘米)的偏粉色水鸟。嘴粉红而端黑,嘴形似靴,颈甚长,腿长,红色,两翼偏红。
分布在中美洲及南美洲、非洲、南欧、中亚及印度西部,已被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列为因气候变化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每年6-7月,大红鹳在南欧等地繁殖,10-11月会离开繁殖地,迁徙到印度西部等地过冬。它主要栖息在盐水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以水中甲壳类、软体动物、鱼、水生昆虫等为食。
分布范围:中美洲及南美洲、非洲、南欧、中亚及印度西部。
分布状况:漂鸟。亚种roseus最近在中国西北部有群鸟及单个鸟的记录,洞庭湖有一鸟记录,可能是阿富汗或哈萨克斯坦中部繁殖群中分离出来进入中国的。
寿命大约为20年-50年。
新闻回顾
飞越数千公里北极孤雁迷路鸭子河
2011年1月20日,四川广汉的鸭子河,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发现一只全球性濒危鸟类红胸黑雁专家称红胸黑雁到中国内陆过冬十分罕见。
红胸黑雁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北极冻原地带,每年9月中旬至9月末,它们会成群离开繁殖地,迁徙到欧洲东南部的黑海西部、里海南部等地过冬。从理论上讲,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是红胸黑雁越冬的活动区域,它出现在四川,应该说比较正常,只是非常罕见。沈尤说,就像人行走在道路上一样,鸟类也有迁徙通道。鸭子河正好在这条通道之上,所以每年冬季,都可以在保护区看到不少候鸟的身影。
来源:华西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