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社科界别委员视察省档案馆


时间:2012-12-21





  四川日报网消息 12月20日,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负责人率部分社科界别政协委员考察省档案馆。委员们对省档案局(馆)提出的相关建议,将认真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并以提案的形式送交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充分履行委员的职责。

  政协委员会们实地参观考察了省档案馆利用大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年四川》、《四川名人》及《四川精品档案》三项展览,听取了省档案局(馆)工作汇报并举行了座谈。委员们,对同属于社科范畴的档案及档案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然的亲切感,对档案及档案工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着特别深刻的认识。他们对三项展览,驻足流连,细细品味,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纷纷表示,此次参观考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西华大学教授赵义山在观看展览后深有感触,即兴赋诗一首:“是非有异论,功过随人言。馆内存铁证,天心万代传”,抒发情怀。

  座谈会上,省档案局副局长张新代表省档案局提出四项建议,即尽快启动省档案馆新馆建设、将档案事业纳入全省文化发展的有关规划和项目、建立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库建设补助机制、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以全面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省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资料895个全宗、145万多卷(件、册),按不同时期划分清代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档案,馆藏量名列全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前茅。有国家重点档案56万卷(件),其中11万卷清代巴县地方政权档案、45万卷民国档案等珍贵档案,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目前,馆藏全部档案已进行系统分类整理,重要档案正在进行数字化处理,共向社会开放形成期满30年的71万卷档案。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制订、修订规范性文件与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大力推进档案法制建设,积极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2006年,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进行了及时修订,新增了一些有利于促进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条款和规定。2009年3月,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再次对该《实施办法》进行了修正并重新公布。201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2011年10月,在省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省档案局等部门组织起草了《四川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草案代拟稿)》并报送省政府申请立项。该办法列入了省政府2012年立法调研计划,目前已初步完成前期立法工作,明年有望出台。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共有档案地方法规1部,现行有效的省级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37份,逐步建立起了以《档案法》为主体,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档案法规体系,为开展档案工作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法律基础。

  座谈会上,委员们对省档案局(馆)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三大战略”,加快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四川各项事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在座谈中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对档案部门如何发挥自身功能为文化强省服好务,如何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多出文化精品,如何扩大档案影响力和覆盖面等方面提出建议。

  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方光兴表示,档案对于执政党总结执政经验,提高执政水平,具有独特的作用。今后,省政协社法委要多组织委员们参加类似活动,为委员们参政议政服好务。

来源:四川日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