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厅厅长:治理PM2.5 用“环评”倒逼产业转型


时间:2013-01-23





  就我省空气状况,省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回应 近期持续13天的雾霾天气,四川多个城市出现空气质量超标,主要污染物均为细颗粒物PM2.5。就此,记者1月22日连线省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他回应:环保部门将通过环评把关倒逼产业转型,通过区域联防联控减少污染物排放。

  记者:我省机动车保有量超千万,尾气污染产生较多PM2.5,如何加快治理尾气污染?

  姜晓亭:一辆黄标货车的污染排放量相当于28—30辆小轿车的排污量,是造成尾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省环保厅正在与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安厅衔接,尽快淘汰2005年前注册的运营货车黄标车和客运汽车黄标车,这样,能解决大部分尾气污染问题。

  新车上户也将设定排污门槛,今年省环保厅将根据各市州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程度,规定各市州新车上户执行国III或国IV排放标准。成都已选择执行国IV标准,国IV、国V标准的车才能上户。

  记者:产生PM2.5还有哪些主要源头,如何协同治理一次污染物?

  姜晓亭:各种工业污染源是产生PM2.5的重要源头,必须倒逼产业转型。环评将发挥把关作用,把“三高产业”拒之门外,逐步改变我省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每年各市州都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今年也必须完成。暂不淘汰的污染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怎么进行环保技术改造,由专家来诊断、开药方,最后由环保部门验收,不能达标的关停。我省已有200多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并通过专家评审。

  记者:PM2.5通过大气环流可在城市间传输,怎样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姜晓亭:各城市将加强本地的PM2.5监测,以便及时预警。今年1月1日起,成都开始公布PM2.5监测结果,泸州、宜宾、自贡、攀枝花、南充、绵阳、德阳等7个城市正在开展PM2.5研究性监测,将从2014年1月1日起公布PM2.5监测结果。到2016年1月1日,所有市州都要公布PM2.5监测结果。

  我们正在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四川省实施方案,初步设想将建立省、市、县(区)多级联动的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同时加强与重庆等周边省、市合作,共同监控大气污染源。

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