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龙湖 或将成为四川省第二个国际重要湿地


时间:2013-02-04





  四川50年未有野外记录的棉凫现身成都青龙湖。(受访者供图)

  昨日是世界湿地日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为了唤起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昨日,四川湿地图片展在成都市人民公园举行,吸引了上万人围观。欣赏者的留言中,类似“保护地球,留住美丽”的感言最多。

  记者还了解到,我省湿地面积约421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8.7%。尽管通过人工措施,局部区域的湿地得到恢复,但全省湿地整体仍呈退化趋势。而在成都的350多个湿地中,涵养了十年之久的类天然湿地青龙湖弥足珍贵。为了使其得到更好保护,成都市观鸟会正在推动青龙湖继若尔盖湿地后,成为我省第二个国际重要湿地。

  湿地面积

  成都区域内有2万余公顷

  据了解,目前我省湿地面积约421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8.7%,已建立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湿地自然保护区53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0处,省级湿地公园9处。去年4月,我省启动了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区域内共有350多个湿地,湿地资源总面积21067.57公顷,湿地植被面积2020.69公顷。已建成9大人工生态湿地公园,包括浣花溪公园、青龙湖生态湿地等。

  “成都平原的湿地面积仅占幅员面积的2.6%。”全程参与调查的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说,这个比例距离理想中的5%还有段距离。

  怎样实现5%的目标?沈尤认为,除了呼吁市民参与保护外,更需要相关部门有力推动。比如说,要下大力气恢复正在被侵占、退化的湿地资源;同时,在规建一些城市景观、功能湖泊时,一定要引入生态湿地、生态湖泊的理念。

  退田还湖

  邛海恢复湿地10000亩

  省林业厅湿地中心主任顾海军说,近年来,四川省在局部地区实施湿地恢复工程。通过建设调节水坝等措施,若尔盖花湖恢复湿地15000亩;通过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邛海恢复湿地10000亩;通过湿地重建,广元南河、遂宁观音湖恢复湿地5000亩。

  顾海军说,尽管通过人工措施,局部区域的湿地得到了恢复,但全省湿地整体退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现在,全省湿地资源保护体系还不够健全,各地尚未认识到其重要性,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的数量较少,布局也不合理。

  “空心莲子草、福寿螺等外来物种,正不断侵蚀着四川的湿地。”顾海军说,在去年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外来物种本不该出现在邛海、遂宁观音湖等湿地,但却大量存在。如果它们猖狂下去,严重时将破坏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成都350湿地 首推青龙湖“升级”

  我省的湿地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等自然湿地,以及库塘、水稻田等人工湿地。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成都平原海拔1000米以下已没有一处天然湿地了。”沈尤说,成都平原内的湿地正遭受人类活动的干扰。

  而在成都的350多个湿地中,涵养了十年之久的类天然湿地青龙湖弥足珍贵。2009年,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雁鸭类棉凫,在成都销声匿迹半个世纪后,出现在十陵的青龙湖。2013年1月28日,全球仅有500只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也在青龙湖被发现。根据成都观鸟会连续多年的观察统计,青龙湖现已记录野生鸟类211种,其中稀有、易危、濒危鸟类29种,已成为成都地区极为重要的一块湿地。

  目前,我省只有若尔盖一处国际重要湿地。沈尤说,成都观鸟会正和省市及龙泉驿区有关部门,共同推动青龙湖申报指认为国际重要湿地,让青龙湖现有湿地得到更好保护,发挥生态功能。

  对此,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已对青龙湖进行过两次调研,都很支持将青龙湖打造成为国际重要湿地。

来源:华西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