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倍增”第一年:电子信息、汽车产业成翘楚


时间:2013-02-22





  去年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未让成都的“产业倍增”战略畏惧。2月20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成都市“产业倍增”战略统计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五大兴市战略开局之年,全市的都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实现稳定增长,实体经济基础日益牢固。

  去年,成都市在农业方面,逐步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共实现农业增加值348.1亿元,增长3.8%。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有机农业成为亮点。前者实现产值690.2亿元,增长近两成,实现增加值206.9亿元,增长14.3%;有机农业实现产值17.8亿元。成都市统计局分析人士表示,对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成都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倍增计划》中有关目标任务,“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完成目标106.2%,有机农业产值完成目标118.7%。”
  先进制造业方面,成都“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约”的现代工业发展之路获得良好开局。全市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149.6亿元,增长1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89.0亿元,增长17.2%,增幅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从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来看,去年完成增加值2118.3亿元,增长18.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的120.4%。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总量最大,完成增加值582.7亿元,增长33.3%;汽车产业增长最快,完成增加值295.9亿元,增长42.0%;食品饮料产业、冶金产业、机械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建材产业、轻工产业等也全部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现代服务业方面,软件信息、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增长稳定。去年服务业增加值迈上4000亿元台阶,增长11.5%。
  文化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212.0亿元,增长28.0%。《报告》也客观指出,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也让部分行业进步艰难。为此,今年,成都将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促进农民增收;工业上,将围绕“高精尖优”,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研究相关帮扶政策,并积极开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营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的新项目,刺激工业增长动力;现代服务业方面,将争取提高客运和货运周转量,进一步带动绿色消费、节假日消费和新兴消费,创新电子商务、网购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




来源: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