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建议给家庭农场发放企业执照


时间:2013-03-05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家庭农场规模至少要几百亩、上千亩土地,养猪业要几百头规模,发展离不开资金。”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采访。刘永好说,确立家庭农场企业法人地位,可以减少农民风险。昨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小组会上,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受四川代表团委托,准备向全国人大提交一份重点建议——把家庭农场纳入工商行政登记,确立企业法人地位,以便获得贷款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金融支持

  家庭农场离不开贷款

  刘永好今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此前他已经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年,提出140多个关于三农问题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提案。今年,在四川团的支持下,他将向全国人大建议,把家庭农场纳入工商行政登记,确立企业法人地位。

  刘永好说,国家提出鼓励土地流转和家庭农场发展,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决策。在美国和欧洲,家庭农场主要是由四五十岁左右的农场主经营,只要两三个人,就能耕种上千亩土地。在这背后,离不开完善的金融贷款、设施配套、市场销售服务。

  政策支持

  建议纳入工商行政登记

  刘永好认为,中国发展家庭农场,将为很多40岁以上的农民工提供机遇。他们大多曾在城市打工,吃苦耐劳、有一定见识和资金,又已到了就业困难的年龄。家庭农场可以帮他们大幅度提高收入,只有农民富裕了,中国人的“收入倍增”才可能成为现实。

  “家庭农场规模至少要几百亩、上千亩土地,养猪业要几百头规模,发展离不开资金。”他建议,把家庭农场纳入工商行政登记,确立企业法人地位,可以减少农民风险,同时享受贷款等扶持政策。

  产业支持

  组建农牧企业“国家队”

  刘永好的中国梦是什么?他说,他希望中国打造出一批世界级农牧企业。中国是全球农产品最大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世界级的农牧企业,以至于在国际粮食的采购运营等方面不具备话语权,无法与国际的大公司相抗衡。建议国家出台政策,组建一支能够与国际企业相竞争的“国家队”,以避免国际企业完全掌握粮食的定价权。“我觉得,30年后或许可以实现这个梦。如果我干不到那一天,就让员工和我的女儿刘畅接班。”

  “最近的洋奶粉限购事件,对我触动很大。”刘永好说,这说明国人对食品的信任已经滑到谷底。世界级的农牧企业不单单是规模上一层台阶,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上的飞跃和引领国家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声音

  有时2人考察,10人陪同完全没有必要

  昨日,出现在记者眼中的刘永好,衣着简洁朴实。他说,十分看好中央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国如果未强先腐,干部之间互相攀比享受,势必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经常到全国各地考察市场。到了一地,难免受到当地政府的饭局邀请。有时候2个人考察,10个人陪同,花在吃吃喝喝上的时间比考察时间还多,完全没有必要。”刘永好说,他从来不吃鱼翅、鲍鱼,也不喜欢用奢侈品。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的兴起,证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绩。但是花钱一定要来路光明,如果是官员挥霍或者老百姓借债消费,那就要坚决反对。

  农场故事

  “河南粮王”的万亩农场

  年味儿还没散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彭店乡农场主柳学友的“家庭农场”迎来了春耕时节。

  早在10年前,柳学友看到村里不少耕地撂荒,就承包了村里几十亩荒地。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柳学友步子快了,胆子大了,承包规模逐年扩大,如今已流转土地16000多亩,占息县全县耕地的百分之一,号称“河南粮王”,吸引了周边县市的六七十户农民加入他的农业合作社。    

  城里人办家庭农场有三大壁垒

  那是不是城市居民有一天也能如美国人一样,当一回农场主?我省农业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城里人下乡办农场仍有不少的壁垒:

  首先,城市居民在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转让上有限制。

  同时,城市居民远离农业生产,没有相应种植技术,缺乏农产品销售渠道。

  再有就是农村居民办起家庭农场,家庭成员就是务农劳动力。而城里人需要雇工来从事生产,人工费将增加成本。

  不过,农业专家也指出,城市居民可以通过资金入股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业经营管理等方式,涉足“家庭农场”。

他山之石

  美国87%是家庭农场

  美国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斯诺农场就是美国的一个典型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斯诺农场的主要产品是有机堆肥,环卫部门把落叶等垃圾运到他的农场,经过一年多的堆积,垃圾变成了有机肥。

  加拿大平均达300公顷

  加拿大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在加拿大,农业以家庭经营为主,它们也是典型的家庭农场。目前,加拿大的种植业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平均达到300公顷左右,其中10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5%,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0%。

  日本屋顶农场风靡

  自网上“偷菜”在互联网上风靡,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城市里也兴起了一股“屋顶农场”运动。每个星期天,古蒂女士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屋顶农场会来75个志愿者,轮流干活。“人们真的是对此有兴趣——5年前,最酷的事情是做银行家,但是现在最酷的事是做农民。”

来源:华西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