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邀请致公党中央协力合作,力推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反复论证,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科学利用和产业发展探索有益经验。
全国两会刚结束,记者就获悉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四川省发改委,同意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消息传来,四川省政协的委员们分外高兴:这是目前全国唯一获准设立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
四川省的攀西地区战略资源富集,是我国少有的资源富集地区,仅攀枝花境内钒钛磁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就达73.37亿吨,是全国第二大铁矿区,其中,钒资源储量达1547万吨,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位;钛资源储量5.38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并伴生铬、钴、镍、镓等稀贵元素。为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四川省政府、省政协邀请致公党中央协力合作,力推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精英汇集、阵容壮大。”这是攀枝花干部群众对调研组的一致评价。四川省政协和致公党中央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有国家发改委、民委、科技部业务司局负责人,也有致公党中央、四川省政协的参政议政骨干,更有经济、工业等方面的专家。
调研组认为,攀西战略资源的深化开发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杰将其概括为“规划必须完善、项目尽快落实、机制迅速健全”。
“规划立本”是调研组的一致观点。他们认为相关部门和市州要从加快攀西综合开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的高度,主动对接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划、产业发展体系。
作为城乡规划方面的专家,陈懿委员深知“项目”的重要性,他形象地说,“项目”是开发区的“内脏”,五腑好才能身体健。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等,积极争取在攀西地区规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
争取试点资源税征收,努力促成钛资源进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积极建立国家、省、市州联动协调机制,深入推进攀凉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等等。杨兴平、冯家辉等委员均围绕健全攀西地区开发的相关体制机制提出了意见。委员们同时呼吁国家早日正式批准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这些意见和观点汇集成《关于推进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与西部发展的建议》,一方面呈报国务院,一方面由四川省党政吸收采纳,编制完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
不久,国家领导人就致公党中央呈报的《建议》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随后,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攀西地区进行了深入调查。
经反复论证,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总体目标是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示范区,要求加强试验区政策保障能力建设,突出示范作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政策试点、先行先试,为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科学利用和产业发展探索有益经验。
来源:人民政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