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以“软件提升价值,应用服务民生”为主题,汇聚了众多领域内龙头大佬、业界精英,颇受业界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在成都新世纪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笔者注意到,作为软件行业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软洽会”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近800家知名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组织的近3000名代表参会,可谓盛况空前。
特别令人感佩的是,自2003年创办以来,“软洽会”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发展成为国内四大软件行业盛会之一。“软洽会”十年的发展历程见证并推动成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发展。成都软件产业规模已由2003年的6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成都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软件企业主流聚集区、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主要提供地和国际化的软件名城。这意味成都软件产业实力已经走向强大,形成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感到,树有长短,人分高低,水有清浊,面分丑俊。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既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合作。竞争与合作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联体兄弟,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互动关系。竞争能使人激发动力,增强活力;而合作则像马克思所说的,是“创造一种生产力”,还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只要既竞争又合作,我们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
在这个意义上说,竞争要善于抓机遇,合作同样也要讲究机遇。机遇,即好的境遇。好的境遇是合作成功的保证。但是,机遇是流动的,稍不注意把握,它就容易溜走;机遇又是变化的,昨天的机遇,也许今天却是负担;今天的机遇,你不抓住,往往很可能明天就没有了。
“软洽会”作为成都重点打造软件产业交流平台,是成都软件产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软件产业的提升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的“软洽会”,不仅见证和护航成都软件产业发展,其本身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思科、华为、微软、IBM、东软等知名企业几乎都成为每年“软洽会”上固定的“座上宾”,在带来公司最新发展战略的同时,考察成都市场、扩大在蓉投资更是“固定项目”。
所以,笔者认为,本届“软洽会”如同“送子观音”一样,给成都送来的是机遇,带来的是财富,提出的是挑战,将使成都“软实力”再进一步,屹立于世界软件产业领域中。
由此,也让笔者想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谆谆告诫:“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丧失机遇的错误不能犯”。加速由“中国软件名城”向“世界软件名城”迈进,成都的机遇来了,成都的实力有了,成都的舞台大了,我们必须在观念上快人一拍,思路上高人一着,举措上多人一招,行动上领先一步,把基础工作抓实,把重点工作抓牢,向新的目标负重健行。
来源:四川日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