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县与联想控股签约“联想蓝莓”农业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将在双流县金桥镇流转农用地3000亩,发展蓝莓育种、种植示范园和蓝莓有机种植基地。虽然市面上少见,但这种“洋水果”早已落户成都农村。
位于大邑县蓝莓基地已经发展到2000余亩,今年产量将达到100吨左右;金堂县也投入大量精力,打造“中国西部蓝莓之乡”。当前,成都正兴起“蓝莓种植热”。
高成本挡不住“投资热”
大邑县的“中国成都蓝莓植物园”里,青色的蓝莓果子已经挂上了枝头。
吸引杨朝家投资大邑蓝莓基地的,是一个偶然得来的信息。他听说,有美国人在大邑选址,想引种美国蓝莓,前期工作都已做好,但因美国幼苗的引进检测周期很长,最终放弃。
大邑能种美国蓝莓?杨朝家亲赴东北等国内蓝莓种植区考察,发现这种“洋水果”的商场售价在一公斤300元以上,市场效益可观,很快决定把 这个“香饽饽”端过来。在邀请农业部蓝莓项目首席专家李亚东担任技术顾问后,3年时间,蓝莓植物园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2000余亩,“今年可以进行采摘的蓝莓有700余亩,预计产量在100吨左右。”“在成都,种植蓝莓在前期的投入还比较大。”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成都土壤以中性偏碱为主,而蓝莓生长需要酸性土壤,要种植蓝莓,土壤改造上需要投入不少资金。“不过成都在气候等其他条件上比较适合种植蓝莓,土壤改造完成后,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目前,成都蓝莓种植面积已过万余亩,都是近年新增,只有少部分进入挂果期,但“投资热”苗头已现。
打通产业前后端 发展深加工
在蓝莓植物园里,数十位产业工人正在除草、浇水。除了每年325公斤大米的土地流转费外,村民们大多选择到基地务工,每天50元。
“现在农民都还在观望。”杨朝家更希望他们也加入种植队伍。“现在产量小,只能靠卖鲜果为主。”如果以“基地+农户”的方式扩大生产,蓝莓植物园就能按计划达到2014年发展5000亩种植规模,从而实现杨朝家“打通产业前后端”的想法。
前端指蓝莓育苗,后端则指蓝莓的精深加工。“蓝莓酱、蓝莓酒等都将成为以后的主打产品。”这都需要有规模产量做支撑。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蓝莓的产量很低,在本地市场很容易就消耗掉了。但从长远角度看,还需从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两个方面入手。”
目前国内蓝莓产业化发展的点位主要分布在山东、吉林等北方地区。杨朝家还盘算着,等规模做大后,如何利用气候差异和价格优势,推动“成都产”蓝莓到国际市场分一杯羹。
来源: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