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企业为全球药厂新药研发搭建“种子”库


时间:2013-06-06





  成都高新区表示,由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导)主导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将领衔掀起全球药业供货革命。该中心将在月底完成1亿个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从此,找到药物“种子”不再难,国内企业也可生产原创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必须针对引起病变的基因及其相应的蛋白(生物标靶),找出药物“种子”——先导化合物。但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此前全球原创药几乎全部来自发达国家。

  成都先导公司董事长、项目负责人李进博士表示,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数字,将在年底突破3亿,明年底突破10亿。目前,全球另一先导化合物筛选服务的开放性平台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数量为15亿个。这就意味着,成都高新区将拥有世界级的先导化合物研发平台和研发中心。

  四川天府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许雷认为,在新药研发方面,成都企业已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其对四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目前,采用DNA编码化合物合成技术与相应筛选方法的公司,全世界只有三家。其中,全球最大的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通过收购获得此项技术,但不对外提供服务。“实际上,全球只有两家具有规模的公司为制药企业提供专业的先导化合物筛选服务,我们是其中之一,另一家是丹麦公司。”李进表示,“今后全世界只要提到先导化合物筛选服务,就会想起成都。”

  成都先导已获得基于“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及筛选技术”的第一笔订单:与一家英国制药企业签订了百万美元级的合同。还有几家公司与其签订了合作协议。

  相关报道

  “成都造”创新平台为新药研发找出“种子”

  新药研发 成本降低时间缩短

  截至4月底,成都先导合成的DNA编码化合物数量已达5000万个。按董事会制定的目标,明年将完成50个生物靶标的筛选。

  李进解释,新药研发过程中,必须针对引起病变的基因及其相应的蛋白(生物标靶),找出药物“种子”——先导化合物。这是研发药物的关键,也是研发过程中最具创新价值的一步。一个生物标靶对应一种先导化合物,一个先导化合物则对应一种新药。因此,明年成都企业有望主导研发50种新药。

  成都先导自主研发的技术之所以“新”,是因为其不必像传统技术一样,将生物标靶与数以亿计的小分子化合物一一比对,而是将生物标靶同时与数以亿计的经过DNA编码的小分子化合物比对,由于有DNA编码进行标识,就能从中筛选出与生物标靶产生生物亲和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即先导化合物。李进说:“先导化合物的数量越大,在筛选过程中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概率就越大。”

  如此一来,制药公司的研发成本、时间都将大为缩减。成都先导的首席运营官浦丰年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药物研发技术。”

  行业变革 从仿制药走向原创药

  当前,医药产业的成本压力主要集中在创新研发环节,尤其是化学药物。新药研发投入巨大,按照传统的先导化合物筛选模式,要获得一个成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平均投入需2.6亿美元包括研发失败产生的沉没成本。因此原创药几乎都来自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制药企业都处在仿制药品的阶段,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只能竞相降价,利润很低。”浦丰年表示,一旦技术的规模效益形成,研发成本进一步降低,国内制药企业就有能力进行新药研发,“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带来的将是利润的快速提升。过去一直处于制药产业链底层的中国药企,将为此找到一条通往产业链高端的快速通道。”

  但在许雷看来,这仅是新药研发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因为,还须将具有病理学意义的元素筛查出来,排除有明显毒素作用的元素;随后进行大量的动物性试验,证明其药效;进而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包括大样试验,确保药物安全、有效;最后才是药物制造环节。“制造环节,还需要产业链条的跟进。”

  技术产业化过程也面临诸多考验。因为同一种功效的药品成百上千。“市场是重要的检验标准。”许雷表示,这就看新药在同类药品中有无独特优势,企业有无成熟的市场营销团队。

来源: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