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呼伦贝尔“五区建设”造就美丽发展


时间:2012-06-19






  “工业抓园区、农牧业抓项目区、生态抓沙区、城建抓棚户区、旅游抓景区”,呼伦贝尔把“高深”的发展理念具化为操作性极强的方案,让“五区建设”成为呼伦贝尔市美丽发展的有力支撑。

  吹响集结号,发展为美丽

  2011年,呼伦贝尔工业经济增速连续8个月位列全区第一。这一年,呼伦贝尔市减排完成情况综合排名全区第一。二者相互呼应,印证着呼伦贝尔工业经济的“美丽”思考。

  对于呼伦贝尔来说,最需要破解的就是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呼伦贝尔的决策者们十分清楚。“工业园区化”,成为发展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高效环保、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用最小的资源占用实现最大的效益,本着这样的宗旨,呼伦贝尔工业园区建设渐入佳境。

  5月10日,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彩旗猎猎,总投资568亿元的54个重点项目在这里集中开工。而就在2011年,这个刚刚组建的开发区,在呼伦贝尔市1/2500的土地上,实现了全市近1/5的工业总产值。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呼伦贝尔市建设工业园区的得意之笔,与此同时,各旗县的工业化进程也在以园区的形式推进。入春以来,呼伦贝尔各地陆续传来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喜讯,展示着这片土地澎湃的发展潜力。

  项目向园区集中,引领着呼伦贝尔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实现利润总额28.2亿元,同比增长9.5%。仅近半个月来,呼伦贝尔市就先后与中煤集团、陕西有色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而总投资200亿元的同联集团呼伦贝尔药业3个项目也顺利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呼伦贝尔守护美丽的“底气”更足。今年,该市确定了105个重点招商项目,明确提出:凡是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不上,凡是影响群众利益的项目不上,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不上。

  如果说工业抓园区是强市之举,那么农牧业抓项目区,则是富民之策。

  截至目前,呼伦贝尔市共创建农牧业示范园区、示范带9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9个,水产养殖示范场6个,“平安农机”示范旗2个。通过示范园区建设的引领,有力地改善了全市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牧业抓项目区,加快农牧民增收致富。2011年,呼伦贝尔农牧业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52.5亿公斤,增长4.9%;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652万头只,畜群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51户,实现销售收入211.1亿元,增长3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43元,较上年增长21.4%,实现连续8年较快增长。

  延伸主色调,为美丽添魅力

  绿色,是呼伦贝尔的主色调,也是呼伦贝尔美丽的根基。然而,历史上形成的呼伦贝尔沙地,却成为绿色呼伦贝尔的隐忧。

  2009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号公益工程出台:向沙地宣战,修复呼伦贝尔的美丽容颜。

  新左旗吉苏木好利宝图嘎查牧民毕力格图是治沙的受益者,也是见证者。自家草场沙化后,毕力格图一家人带着牛羊游牧为生。2010年,政府为毕力格图及同嘎查12户牧民在沃尔松河畔建起了房子和棚圈,实施生态移民,对沙化草场进行围封。

  毕力格图每年都要回到自家草场转转,看到沙化的草场又重新泛绿,他满心欢喜,“不久的将来,我们又可以回到自己的草场放牧了”。

  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呼伦贝尔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4.72亿元,治理沙地面积314多万亩,保护草场千万亩。

  大规模的工程治理及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的推行,令呼伦贝尔收获颇丰。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沙化土地总面积比2004年缩减了36.4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比2004年缩减了8.9万亩。部分流动、半流动沙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沙区植被盖度比治理前平均提高15%。这是自有监测史以来,呼伦贝尔沙地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出现缩减。

  如果说治沙是为呼伦贝尔的美丽“补妆”,那么景区建设则是为呼伦贝尔的美丽添彩。在原有众多景区景点基础上,大手笔建设的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白音哈达景区等四个文化产业园区,将传统历史文化与景区风光融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呼伦贝尔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呼伦贝尔不断打造精品文化名片,从“吉祥三宝”到“五彩呼伦贝尔”,从《敖鲁古雅》到《呼伦贝尔大雪原》,一系列的文化作品享誉世界,更为这片草原增添了迷人魅力。

  在此基础上,呼伦贝尔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红春、绿夏、金秋、银冬的系列活动依托各地景区陆续上演,文化与风光融合,民俗与节庆互动,展示着呼伦贝尔最美丽的风情。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旅游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0%。

  告别“板夹泥”,民生做美丽注解

  告别“板夹泥”平房,住进舒适的楼房,甘河森工公司源江林场退休职工赵凤友兴奋异常。“50平米的楼房只花了2万元,比市场价便宜了5.5万,棚户区改造,让咱受益了。”

  与赵凤友有相同感受的人,在呼伦贝尔何止千千万万。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呼伦贝尔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点工程全力推进。仅在“十一五”期间,就让12万余户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呼伦贝尔不仅有城镇、农村、牧区,还有国有林区和垦区,安居工程建设点多面广,任务繁重。为此,该市先后制定了20多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文件,制定了优惠政策,并逐步完善住房保障操作程序、操作办法和管理模式,形成更为健全的住房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健全领导负责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地企协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和推广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城区治理、房地产开发“四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2011年,呼伦贝尔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6.2万多户,完成投资35.79亿元,其中森工和农垦分别开工2.7万户和2663户,林区和垦区职工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事实上,不仅仅是住房,呼伦贝尔的各项民生事业都在加紧推进。2011年,呼伦贝尔市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114.8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45%。

  住楼房,涨工资,拿保险,免学费……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呼伦贝尔人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也让呼伦贝尔的美丽更加绚烂!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