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乌尔其汗林业局贮藏场堆积如山的木材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原始森林茂密。主要的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山杨,等等。走过60年春秋,这里依靠伐木为我国经济腾飞贡献了重要力量。不过,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正经历着十年不遇木材滞销。没卖出去的木材像小山一样堆积着。生意清淡,木材卖不出去,很多工人已经在家休息。
为何现在这里的木材没人要了?站在将近45公顷的内蒙古乌尔旗汉林业局,也就是内蒙古森工集团下属的贮木场中,放眼望去,高6米左右、被当地人称为“楞垛”的木材堆大约有80个之多,贮木场旁边就是公路,楞垛的身影突兀地高出栅栏好几米,与周边安静的小镇显得格格不入。乌尔旗汉林业局木材销售处统计员胡勇指着报表中各种下滑的数字说,往年这时候,木材早就卖空了,而今年已生产的7万多根中,大部分却都剩了下来。
销售人员:今年跟去年同期相比,我们一共是少销了60500立方米,库存增加了是54049立方米。
记者:大概多了几倍?
销售人员:多了5倍,去年同期是不到1万立方米,现在是6万多一点,差了54000,我们主要还是在三月份之前销售的,就是这个平均售价相差了13元每立方米。
据了解,这一次木材的滞销情况相比金融危机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十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因为生意清淡,乌尔旗汉林业局的很多员工都已经在家休息。
乌尔旗汉林业局生产指挥中心科长李铁:包括18厘米以上的原木750元每立方米,都没人问津,所以今年这个销售也制约了包括今年资金周转上都受影响。
通常来讲,木材生产期到4月就结束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今年木材卖不出去,留到明年,经历了新一轮雨雪的浸泡,木材就会发黑,乌尔旗汉林业局木材销售科副科长王会田说起这件事,愈发显得无奈。
王会田:品相不好,货卖一张皮,价格肯定会受影响,正常来讲,价格要差七、八十到一百元左右一立方米,差一年的货。
木材卖不出去,不仅员工的工资发不了,下一轮的生产计划也受影响。王会田说,就竞争力来看,我们木材价格和国际上本身就存在差距:
王会田:北美非洲一些国家用船运过来的大径木材,他们的径级非常大,而且非常便宜。进入中国市场,对咱们大径材冲击非常大,咱们在卖都在千元以上的时候,他们可能比咱们要便宜二百块钱以上。
大兴安岭木材销售的一个主渠道是用于煤矿井下矿柱建设。去年开始,一些煤矿企业利用国家的政策囤积了一部分木材,同时,很多企业使用了新的替代材料——钢管油压液压支架柱,而面对行业的升级,内蒙古大兴安岭的脚步似乎并没有同步跟上,这也造成当地木材销售锐减。
“大矿都开始用液压的那些支架,中等中下等的煤矿国家也在萎缩他们的量,再一个因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兴安岭的木材生产量一下降到了110万,这样用木材的地方非常关注这个,它一看量减了这么多,木材肯定要紧俏,所以说去年囤积了很多木头,再观望今年的情况,现在手里还够用,所以也不着急去买。”
而更为重要的是,滞销的兴安落叶松,材质较硬,主要用于建材。乌尔旗汉分公司党委书记费宏升说,现在随着国家对楼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上游的木材自然也受到连带影响。木材的市场,就是建筑市场这些方面不景气,我们就出不去了。
林区伐木、依靠木材带来利润,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木材滞销却给内蒙古大兴安岭敲响警钟:延续了十年的经济转型如今恐怕到了不得不赶紧掉头的地步。然而这条路指向何方?又该如何前行?
转型升级,成了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作为当地林区的管理者,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及各分公司也正在努力寻找出路,发展森林旅游业,林下资源开发等替代产业,从而减少木材产业对林业经济的牵制。
乌尔旗汉分公司党委书记费宏升:千万百计想其它的渠道,包括森林经济,比如说我们的山野菜,采摘山野菜,包括我们的有些浆果等等,能够富民兴林的这个措施,我们都想。虽然可能是利益不多,但是最起码生活能保障一部分。
事实上,林区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过度采伐,木材资源消耗过多,森林资源急剧减少,2000年时,国家正式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目的就是要引导林业企业实现经济转型。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木材生产在大兴安岭各林区的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支柱地位。转型不成功,究竟卡在哪儿了?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总工程师徐鹤忠:因为咱们是一个老的国企,那么转型还是比较困难。资金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不光是多的因素,还有一个人才的问题,我们职工的平均年龄大概现在是四十五岁左右,年龄比较大。另外一个就是,过去我们职工的知识结构,大部分都是学林的比较多,从事其它行业需要一个过程。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观念的问题。
在徐鹤忠看来,搞活林业经济,推动经济转型,还要在替代产业的经营体制上进行大胆改革,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在更多人看来,无论如何,有想法更需要去行动。
来源:中国广播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