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生态环境保护是需要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县域经济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我区各地发展县域经济不可触碰的红线。
关键词:集中发展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区是唯一国家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自1998年国家陆续启动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以来,我区每年承担着全国人工造林任务的1/10。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实施后,我区承担了近1/9的全国任务,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保护好生态安全屏障,是自治区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县域内综合经济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县乡镇工业园区不断增多,占用耕地、林地、休闲用地等问题日益突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是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根本要求。为此,自治区要求,在推进县域经济进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集中发展,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实行点上开发面上保护。
我区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十分重视这一点。引进企业时坚持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东、西、北三个外排土场划分为农业经济实用区、防护林区和生态景观区,内排土场划为农牧业复垦区4大功能区。露天矿在排弃剥离物时,根据有利于复垦种植和水土流失的要求,设计了多层台阶状排土场,并覆以3米厚的黄土,采用乔、灌、草有机结合,加快生态恢复进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矿区内共绿化复垦种植281.4万平方米,绿化率为41.4%,其中,工业广场绿化210万平方米,绿化率为89.5%;排土场复垦种植面积78万平方米,复垦种植率为24.8%,复垦率是我国平均复垦水平的12倍。
随着锡盟西乌珠穆沁旗2012年度矿山边坡治理工作启动,我国四大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草原矿区开启新一年的复垦绿化工作。矿山边坡治理工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由矿山企业安排资金、制订方案,落实矿山边坡覆土绿化、建沙障、挂网种草等治理措施。
赤峰市巴林右旗深入实施“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开放兴旗”发展战略,在推动园区内各企业实现“小循环”的同时,还将工业经济推进区域间合作共赢的“大循环”轨道。该园区于2006年开始规划建设,到目前为止,园区入驻企业已有13家,其中,8家企业投入生产,3家企业即将投产。园区内的大板电厂发电过程产生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进入山水水泥公司生产成优质水泥;水泥再进入辽河工程局混凝土公司生产成混凝土;鑫源矿业为大板电厂供应石灰石微粉,再把矿渣提供给山水水泥公司;大板电厂的粉煤灰也可提供给鸿成新型建材公司用于生产空心砌块,提供给中合富华公司用于生产轻质隔墙板。2012年,该旗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22%。
关键词:产业增效
重视生态平衡,提高农村牧区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农牧业和高效农牧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建设使森林植被增加,各旗县区林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绿色农牧业、观光休闲农牧、高科技现代农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发展,通过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林果间作,增加了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及产值。
锡盟东乌旗农业综合开发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立足全旗资源条件,以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发展为目标,以加快现代草原畜牧业步伐,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完成投资1728万元。在单一的“靠天养畜”的纯牧业区中引入种植业,使养殖业与种植业结合发展,改善了产业结构,为牧区发展提供新的模式和途径,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快了牧区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通辽市库伦旗探索发展高产高效、节水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在千方百计地增加高产高效耕种面积的同时,坚持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走出了一条农业稳步增收、生态逐步恢复的双赢之路。通过低产田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整理项目等工程稳步推进耕地开发。充分平衡耕地与林地、利益与生态的关系,在保证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实现农民收入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截至目前,库伦旗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先后有16个嘎查村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了41248亩土地整理项目,提高了土地质量,每亩增产15%左右,3.2万农户从中受益,实现节本增效3400多万元,农机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9000多万元。
“十一五”期间,国家共投入我区林业建设资金272.77亿元,广大农牧民通过参与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和政策性补助获得的收益,成为林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退耕还林工程5年来,国家累计投入我区138.85亿元,涉及退耕户153万户、597万人,退耕户人均累计获得退耕补助2326元;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我区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24.41亿元,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公益林补偿资金1.24亿元。同时,全区围绕大地增绿、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目标,积极发展林沙产业,制定了《林业产业发展纲要》,设立了林业产业扶持资金,出台了林业龙头企业认定办法,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自治区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沙漠沙地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关键词:绿色收益
我区横跨三北,是黄河、辽河、嫩江等河流的上中游或源头,生态区位独特。其中,大兴安岭林区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东北最大的水源涵养地,还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对维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生态平衡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生态旅游在各旗县市区兴起,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绿色效益。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以建设全市生态工业大旗、全区生态牧业强旗、全国生态旅游名旗为目标,力争建成国家级生态旗。该旗以乌兰布统、贡格尔草原和热水塘为基地,打造草原观光、温泉疗养等专项休闲度假游;以青山岩臼园区、阿斯哈图石林园区为中心,打造古地质遗迹、世界地质地貌游等。旅游业占全旗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59%,年接待游客165万人次,收入达5亿元,成为自治区旅游龙头。
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拥有自然生态保持较好的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及各类旅游资源,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治旗东南部浅山丘陵,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旗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少有丰水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鄂伦春民族文化艺术以及人类文明遗迹,为自治旗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已发展成为集沙漠珍禽动物观赏、大漠风景观赏、生态农业观赏、沙生植物观赏和休闲度假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并开发了植树旅游、观沙漠绿洲等旅游项目。
生态与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建设能够维护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治区要求,各地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把生态基础、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等作为前提条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和倒逼机制,逐步构建以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机制创新为支撑,以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基础,符合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记者 方弘 通讯员 阚丽梅 敖东 闫静)
【热词产经】
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意识:
4月12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参加自治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增强生态意识,创新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坚持不懈地开展造林绿化,为建设美丽内蒙古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重点区域绿化:
4月8日上午,自治区推进重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大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做好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的重大意义,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加快推进公路、村屯、厂矿园区、城镇周边、黄河两岸、大青山等六大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实现“绿起来”与“美起来”的有机统一,提高我区生态建设整体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
比较优势:
3月26日至2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鄂尔多斯市调研时,要求鄂尔多斯要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依托煤而不依赖煤、立足煤而超越煤,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再下功夫,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在建设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方面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产经前瞻】美欧专家: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未来发展机遇
针对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未来整体发展布局,美欧多位专家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把环保列入国家发展首要任务之一是重要进步,“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发展机遇”。但如何将共识转化为基层的切实行动至关重要,中国不能再复制西方的错误发展模式,宜尽快探索走上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
转变发展模式拥有制度优势
美国著名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小约翰·柯布是西方怀特海派哲学思想的主要继承者之一,也是“绿色GDP”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他主张动态、辩证地看待问题,强调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他创立的“过程研究中心”是美国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库。
柯布认为,与非洲、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能够对发展实现较好的控制。但中国在某些发展政策上仍在走西方的老路,中国不能重复西方错误的发展模式,应尽快探索走上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他表示,西方正逐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中国能够利用自身的政治体制优势,及时转变发展模式,就能够抢占先机。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发展机遇。”
美国进步中心中国能源和气候政策分析师梅拉妮·哈特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中国把环保列入国家发展首要任务之一是一项重要进步,但如何将共识转化为基层的切实行动则更为重要。“基层政府似乎仍然更在意经济发展,而不是环境保护。”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主任芭芭拉·菲娜莫雷也认为,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提高至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是“明智的一步”,这说明中国已意识到,为获得持久可持续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目标,必须对发展方式进行根本性转变,不能继续唯GDP论成败,民众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改善也要纳入政府考核内容之中。
化解绿色发展难题
针对中国未来发展生态文明,美欧学者分别从技术创新、土地开发、生态农业、能源取向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是通过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社会监督,完善创新型小企业的创业环境,消除阻碍技术创新的“拦路虎”。哈特建议,近年来中国环保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民众期待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需要中国领导层高度的政治意志。特别是在小企业创业环境方面,清洁能源是下一代创新工业。美国的经验是,最伟大的创新往往来自最微小的公司。“中国需要创造一个不论公司规模大小,即使不通过‘关系网’,但只要拥有好创意便可取得成功的企业环境。”否则,缺乏足够多的创新将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二是妥善制定土地开发程序,制定环保评估框架及奖惩机制。菲娜莫雷建议,在涉及土地开发决策时,中国宜制定出更加平衡的、可识别土地内在价值和人民需求的一套程序,以减少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同时,开发出衡量资源消费、环境损益的强有力的评估框架以及奖惩机制,促使中国设定并实现国内目标,加强全球环保与安全方面的合作。
三是重视发展生态农业。柯布建议,要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等石化制品的依赖,加强农村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农民与土地、与社会群体的关系更加紧密。他同时建议中国不应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工业化的道路,认为应以小规模生态农场为基本形式。同时,中国需减少对进出口的依赖,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自主发展,同时拥有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四是重视发展核能。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认为,中国环保事业总体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0年。“没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中国可能会长时间落在别人后面。”他建议中国大规模发展核能,利用德国“弃核”的机遇,尽可能多地将德国核能人才和安全技术吸引到中国,实现中国核工业和核安全的跳跃式发展。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