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展论坛“8337”实践探索】找准契合点实现五转变 推动县域经济新发展


时间:2013-05-14





  突泉县是属全区经济总量不到百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到5亿元的欠发达旗县之一。遵循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我县迅速找准全区宏观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点,结合突泉县实际,具体要做到“五个转变”。

  一、以项目为牵引,加快工业集群规模由小到大的转变。

一要立足全局谋项目。

  充分抓住国家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认真研究自治区“五个基地”的切入点,加强上下衔接,超前谋划和申报一些具有造血功能,能带动就业、增收的项目,想方设法将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投资的“大盘子”,努力形成不断有项目投产、有项目续建、有项目储备的滚动发展局面。二要提高效率建项目。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对重点项目要重点建设、重点服务、重点协调、重点保障,推进新型工业集群化、规模化。

  今年,围绕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工业重点项目23项,总投资42.18亿元。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拓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矿产开发利用整体水平,加快非资源型制造产业延伸升级,形成新型建材产业多点支撑。三要全力推进招商引资

  项目。坚持跟踪问效,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到位率和成功率。瞄准重点区域、转移产业,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的品牌企业和重大项目,“十二五”期末,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超过百亿元。

  二、以特色为支撑,加快优势产业效益由低到高的转变。

  突泉县农畜产品丰富,特别是禽产业和蔬菜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要以“一业为主、率先突破”的意识带动其它特色产业的良性发展。一要重规模、建基地。目前,突泉县标准化鸡舍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肉鸡养殖能力达到5000万只;设施蔬菜基地达到4万亩,年产反季瓜菜8万吨以上。“十二五”期末,计划肉鸡养殖屠宰能力达到1亿只,打造百亿元产值产业;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同时,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生猪养殖、珍禽养殖、食用菌栽培、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坚持因地制宜与连片建设相结合,坚持发展规模与科学种养相结合,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基地。二要重扶持、强服务。重点帮助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建设、生产等方面的资金缺口,把扶持重点放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发挥禽产业协会指导引领作用,倡导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强化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和人才引进,打造种苗繁育、种植示范、包装加工、技术服务、配送营销完整产业链。三要重市场、打品牌。立足市场需求和优势资源,以促进转化增值,提高附加值为目标,实行品牌推动战略,选择有基础、有潜力的特色产业重点突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走商品化、市场化道路,注册商标,创建品牌,力争在农畜产品加工、包装等领域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产品。“十二五”期末,力争两大主导产业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三、以活力为导向,加快服务业水平由弱到强的转变。

  目前,突泉县的第三产业比重只占GDP的21.5%,产业带动力还很薄弱。因此,要将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一是提升旅游知名度。围绕建设精品旅游线路,编制全县旅游总体规划。打造生态景区和农业观光园区,发展生态旅游、采摘体验旅游和绿色餐饮旅游;以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遗址为依托,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挖掘金长城、辽金古城遗址文化内涵,开发根雕、剪纸、草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是增强金融支撑力。积极引进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推进农村信用社转制商业银行,引导金融实体集聚发展,着力打造金融中心服务区,发挥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支持保险业发展,增强服务发展能力。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做好重点项目及产业融资工作。三是壮大商贸物流业。加快建设县城物流园区、蔬菜批发市场及乡镇专业市场,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龙头企业,构筑集现代仓储、配送加工、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和第三方物流五位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市政服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服务业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四、以统筹为抓手,加快城乡建设由点到面的转变。

  要按照拓空间、提品味、育产业、显特色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围绕扩容提质,抓好城镇建设。目前,我县城镇化率33.7%,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市政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的中心镇,吸引更多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发挥其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统筹抓好重点镇建设,打造一批集聚带动力强的专业镇、特色镇。二是围绕示范带动,抓优新农村建设。围绕“洁、美、富、安、通”五个标准,加快新型村庄公路、住房、供水、电网、通讯、文化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每年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一至两个示范村,逐步实现从乡镇到村屯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富有特色的新农村。三是围绕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全年全面禁牧,加大舍饲养畜力度,严厉打击滥砍盗伐和乱开荒行为,引导农民转产、转型、转移,减少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争取并实施生态重点工程,开展封山育林、荒山造林,加大路旁、村庄、庭院造林绿化力度,力争“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五、以民生为根本,加快扶贫攻坚速度由慢到快的转变。

  一要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投入。积极在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疫病防治等方面争取项目和资金,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学校建设改造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全力做好民生工作,特别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重点实施更加具体的就业政策,加强失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城乡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要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机制和信访工作制度,加强县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村级服务站、屯组服务点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服务网络。三要加快脱贫速度和扶贫步伐。我县现有贫困人口23566户、91276人。要始终把扶贫开发列为头号民生工程,借助大兴安岭南麓扶贫开发片区规划正式启动的历史机遇,主动跟进对接,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转变扶贫方式,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与扶持一村一户脱贫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集中连片、厅局帮扶、对口支援、移民搬迁等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努力走出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要发挥好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激励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