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冶金产业依托资源优势,按照集约采选、集中冶炼、规模发展、深度加工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项目,有效推动了冶金工业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冶金产业向长链条、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全区稀土钢、优质钢、特种钢、铝后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速度、规模、质量的同步快速增长,内蒙古已成为国家西部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和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按照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要把我区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这对我区冶金工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立足现状盘点内蒙古冶金项目及冶金产业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扩大生产能力项目结构得到优化
“十一五”以来,在钢材、特种钢、不锈钢、铝电一体化等冶金深加工项目带动下,内蒙古冶金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内蒙古钢铁产能已超过2000万吨,钢轨产能达150万吨/年,产能居世界第一,成为我国重要的钢轨、无缝钢管、板材生产基地;十种有色金属冶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1%,居全国第六位。
“十一五”期间,全区淘汰落后项目产能961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企业184户。目前,包钢产能占全区产能的50%,进入我国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同期,自治区有色金属行业建成一批起点高、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截至去年底,我区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企业已达317户,形成了包头铝业、东方希望铝业、霍煤铝业、赤峰金峰铜业等一批以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有的是我国规模较大的合金铝生产企业,有的是高起点、大容量、低污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有的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团。
随着一批冶金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投产,内蒙古冶金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新建钢铁、铝业项目工艺技术在同行业领先,电解铝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改建、扩建的铜厂采用富氧底吹炉、奥斯麦特炉和富氧侧吹炉等较先进工艺装备,达到了节能、高效、减排的效果。锌冶炼项目都采用了湿法炼锌工艺,生产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期,我区重点冶金企业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全力推进钢轨等特色优势项目投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包钢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冷轧和热轧薄板及宽厚板、无缝钢管、重轨及大型材、线棒生产线,无缝管、高速钢轨等产品开始冲刺高端产品市场。
按照自治区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随着一大批冶金项目的落地投产,内蒙古钢铁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其中特种钢、优质钢比重占到60%以上;电解铝、铜锌铅镁产能将分别达到500万吨和300万吨。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提高竞争能力三大挑战不容忽视
在梳理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就长远发展看,提高产业竞争力依然是主题,而内蒙古冶金项目与冶金产业却面临着不可忽视的三大挑战。
挑战一:资源保障能力趋弱,综合利用率偏低。内蒙古冶金资源富集,但由于缺乏配套的共生、伴生和尾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率普遍偏低。
从铁矿资源看,贫矿多、富矿少,且铁矿成分复杂,杂质多,缺乏相应的铁矿石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很多铁矿无法高效利用。此外,近年乱采、滥挖铁矿和不规范的开采造成铁矿资源的大量浪费和资源破坏。据初步测算,按目前开采能力,全区铁矿可利用资源服务年限为5—30年左右。
从有色金属资源开采看,采富矿弃贫矿、采易弃难、采主弃次现象普遍存在,有色金属企业“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未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我区尾矿回收利用水平仅为10%左右,国内同期尾矿回收利用水平为20—30%,国际尾矿回收利用水平已达到60—70%。
挑战二:结构性矛盾突出,低附加值产品占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有色金属矿山生产能力与下游冶炼能力比例失衡,并呈扩大趋势。
目前,我区有色金属加工能力仅占冶炼能力的40%,其中只有铝深加工能力较强,达到冶炼能力的60%左右;铜、铅、锌深加工能力均较弱,只能达到冶炼能力的20%左右。即使在冶炼阶段,上下游行业结构失衡也日趋严重,除一批新建高起点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外,规模小、高能耗、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仍占较大比重,提供的基本上是原矿、精矿、坯锭类低端产品,深加工度不足。
在钢和钢材品种中,内蒙古普通钢和建筑用材比重较大,“十一五”末,全区优质钢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进入“十二五”,除包钢等少数规模企业加大了稀土钢、特种钢、精品钢等高技术含量钢材项目的生产投入外,大多数钢企仍以钢筋、大小型材等低附加值项目为主,致使产品结构相互雷同,产能严重过剩,加之冶金产业关联度较低,下游精深加工项目比较少,影响到全区冶金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挑战三:技术装备发展滞后,节能降耗压力较大。近几年,内蒙古冶金企业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连续化的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部分工艺装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全区冶金生产中小企业居多,大部分企业使用的都是上个世纪的陈旧设备,技术落后、工艺单一,总体上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仍偏低,部分大型冶金企业的技术装备也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有一定差距。
技术装备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冶金行业节能降耗效果。“十一五”以来,全区冶金行业在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非常明显。2011年,内蒙古吨钢综合能耗697.8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4.99立方米,同期,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平均水平为601.72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3.84立方米。2011年,内蒙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能耗为0.43吨标准煤/万
元,比全国高23%。按产品看,我区铝冶炼加工水平较高,能耗基本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中包头铝业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它有色金属如铜、铅、锌等基本符合国家能耗限额标准的限定值,但尚未达到先进值。此外,内蒙古冶金企业在二次能源的回收、污染治理及三废的综合利用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优化冶金项目念好“优、精、实、细”四字经
1月15日至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深入包头市的企业园区、科研院所、社区农村实地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努力把煤炭、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那么,面对挑战,自治区的治金产业如何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经济界人士认为,做强我区冶金产业必须从优化冶金项目入手,而优化项目必须在“优、精、实、细”四个字上下功夫。
做“优”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产业延伸和节能降耗为方向,重点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竞争能力强、能上规模的冶金项目。
一是依托稀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稀土钢应用项目,加快建设稀土钢高端板材系统。
二是结合钢材市场需求,加快组织实施宽幅板材、H型钢等一批优势品种扩建项目。
三是围绕节能降耗,大力发展低碳冶金项目,支持企业新建高炉炉气循环项目和余压、余热、可燃气体回收再利用项目及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项目。
四是新建一批产品深加工项目。钢材领域重点做好扁平材和长材深加工项目。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在提升原铝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铝制品项目,鼓励发展高性能高精铝、铝型材、铝箔、铝合金、铝轮毂、化成箔、压铸件等高附加值项目。支持我区有色金属企业加大对高精铜板、带、箔、管材、锌板带等高附加值项目的投入力度。
五是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建设,加快大唐集团利用粉煤灰资源生产铝硅钛合金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做“精”产品质量,提高项目综合效益。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已经投产的优势项目,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坚持不懈地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有条件的区域成为全国冶金精品生产基地。
钢铁行业要立足建筑业、机械制造业、汽车、造船、铁道、油气输送、家电、集装箱钢材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加快发展特殊钢、优质钢、管线钢以及高钢级螺纹钢等项目,提高精深加工能力。
一是促进建筑用材升级换代。采用超细晶粒或微合金化工艺,积极发展建筑用超细钢丝产业化项目,重点开发高档次、高强度、抗震、防震、耐腐蚀的三级、四级建筑用棒材。
二是填补制造用材空白。以机械、船舶、汽车等行业急需的高端特殊用材为重点,争取在高压管用板材、高强度桥车面板等项目开发上有新突破,重点建设下游行业市场需要的高钢级的线材品种项目,替代进口,占领高档产品市场。
三是推动关键产品改造提升。结合高速铁路、油气开发和长距离输送管道建设以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发挥包钢集团装备技术优势,新建扩建抗腐蚀、抗大变形管线钢、船板钢和汽车板等高级别板材项目。有色产业要加快实施一批精深高端产品项目,重点建设以“细、小、薄、长、精”为特色的高品质精细产品项目,重点发展高档涂层铝箔,超薄型铝箔和铝箔复合材料、高质量大盘重内螺纹铜管、环保铜水管、易切削铜材、铜丝及精细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等制冷系列用铜水管等深加工产品,与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需求配套接轨。
做“实”资源基地,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抓住当前矿山资源价格相对低迷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内蒙古冶金产业沿边的区位条件,加强对国内外矿山和资源市场的实地调研,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面向国内外加强资源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规模型骨干企业集团加快“走出去”,与国内外矿山公司结成战略关系,通过采用参股、投资、收购、联合等多种形式,在国内外建立稳定的铁矿石、焦煤、废钢、以及粗铜和铝锭等大宗原辅材料资源基地。通过锁定资源供应渠道,打造物流平台,力争形成50%以上资源可以长期稳定供应的新格局,以有效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增强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市场调控能力,为冶金行业可持续发展积聚后劲。
做“细”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快建设冶金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积极引进大型化、连续式、高精度、低损耗的冶炼、轧制项目。钢铁行业全面配套煤气、蒸汽、炉渣、焦化副产品等资源的回收利用项目,努力使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开展冶金行业清洁生产,加强“三废”综合利用,高炉必须配套高炉余压发电项目和煤粉喷吹项目,焦炉必须配套干熄焦项目和煤气回收项目,鼓励企业建设焦炉煤气脱硫、烧结机烟气脱硫和高炉煤气、转炉烟气干法除尘项目,力争使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热、余能、余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力争达到零排放,努力建设成为资源高效利用、生产与环境、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低炭产业群体。
【观点】
突出特色 让支柱产业不再尴尬
冶金产业,一个为内蒙古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产业。
从“一五”期间国家确定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以来,我区冶金产业开始了跨越式发展。
时至今日,内蒙古已经形成以钢铁、电解铝、铜、锌等冶炼加工为主的冶金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这种多元化格局,注定了一种结果:我区冶金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与能源产业比肩的内蒙古支柱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曾一度超过了30%。
我区铁矿及有色金属矿储量丰富,成矿条件好,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潜力巨大,并可利用俄、蒙有色金属资源进行深加工,加上电力资源充足,我区发展钢铁加工与有色金属加工的前景广阔。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整体上看,冶金产业目前在我区还是一个集约化程度不高的低端产业。
这种低端性重点表现在:
由于冶金资源利用水平较低,我区冶金尾矿资源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20个百分点,低于国际水平50—60个百分点,全区目前服务年限低于30年的铁矿、铜矿越来越多。
由于项目投资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优成为我区冶金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除钢轨、无缝管、铝轮毂等少数产品处,全区不少冶金产品出现产能过剩,金融危机以来我区出现的冶金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就是明证。
由于能耗、水耗整体水平较高和技术装备水平低,全区冶金产业降本增效任务艰巨,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成为内蒙古冶金产业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关键节点。
由于下游配套产业无法跟进,产业延伸不够、产业链条不长成为内蒙古冶金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头号难题,全区冶金产业生产力布局结构、产能布局结构亟待优化。
毫无疑义,冶金这个在我区堪称“支柱”的产业正在遭遇发展尴尬。
而要摆脱这种发展尴尬,按照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必须选准方向,即针对冶金产业原字号产品比重大、附加值低、延伸加工不足、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的实际,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
为此,首先必须大力调整冶金产品结构,争取生产一批、研发一批、成熟一批、调整一批,瞄准市场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其次要大力推进冶金产品主体生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营,提高铁矿、铜矿等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高铝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生产加工以高精铝、合金、轮毂等为主的后续加工产品,为冶金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鸣锣开道。
同时还要以一批后续产品为推动力,大力推进冶金资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冶金系列产品附加值,培育传统冶金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通过降本增效推动冶金业向产业发展高端化、产品消费终端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产经热词】
有色金属生产加工
按照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要把我区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这对我区冶金工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支柱产业
全国两会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答新华社记者问时指出,目前全区只有能源、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三个产业能称得上支柱产业。
冶金项目
经济界人士认为,做强我区冶金产业必须从优化冶金项目入手,而优化项目必须在“优、精、实、细”四个字上下功夫。
新型工业化道路
1月15日至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深入包头市的企业园区、科研院所、社区农村实地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努力把煤炭、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