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打造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对矿产资源富集的巴彦淖尔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乘着这一东风,巴彦淖尔市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产业正步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西部铜业生产车间
发挥资源优势
壮大产业规模巴彦淖尔市矿产资源较为富集,以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和以硫铁矿为主的黑色金属矿藏,在自治区占有一定比重。目前,全市已探明铜金属量200多万吨,铅金属量300多万吨,锌金属量1100多万吨,铁矿资源储量2.6亿吨。同时,毗邻地区和国家的资源也比较丰富,发展有色和黑色金属生产加工业优势独特。
与此同时,巴彦淖尔市还具有发展有色和黑色金属加工冶炼产业的良好条件,如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较大的环境容量。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前旗、中旗、后旗等工业园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园区水、电、路、气等配套齐全,具备了承载大项目的能力。作为华北地区交通物流的枢纽之一,巴彦淖尔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加工物流等优势条件,先后引进了西部矿业、甘肃建新、山东齐华、福建紫金、深圳飞尚、大中矿业等一大批有实力的矿山企业,积极实施矿业结构调整,引进深加工项目,努力打造铅、锌、铜、铁及贵金属5个冶金工业板块,构建西部有色及黑色金属工业基地取得重要进展。
有色及黑色金属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3.9%,现共有规模以上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及矿山企业60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数的22%,全部从业人员1.7万人,2012年实现产值184.1亿元,同比增长23.8%。现有色金属采选能力为1360多万吨/年,其中:铜370多万吨/年,铅锌990多万吨/年;铁矿石处理量4800多万吨/年,铁精粉能力865万吨;铜冶炼能力15万吨/年,锌冶炼能力20万吨/年,铅冶炼能力8万吨/年,黄金生产能力6吨/年,氧化球团300万吨/年,铁合金100万吨/年。
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将加大境内境外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集约采选、集中冶炼、深度加工,做大有色和黑色金属生产加工规模,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形成15万吨铜、20万吨锌、8万吨铅、6吨黄金冶炼能力,如果实现境外有色金属资源落地加工,有望形成100万吨有色金属生产加工能力。黑色金属现已形成1800万吨采选和360万吨氧化球团生产能力。下一步要加快推动大中矿业100万吨脱氧球团和4×35万千瓦自备电厂项目,为建设160万吨特钢项目打基础。
发展与保护并重 打造节约型加工基地
市委、政府对节约型冶金工业发展的大力提倡,得到了巴彦淖尔市冶金企业的积极响应。以紫金矿业为例,自2006年7月投产以来,紫金矿业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将节能减排增效的思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攻克了原料“三高一低”的技术难题,首家采用自产铜渣在电解废液中进行脱氯,利用焙烧炉的余热发电,在净化工序中加入硫酸铅和硫酸铜,使除钴流程中锌粉单耗大幅度下降,在尾渣洗涤过程中对铜、镉、钴等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建起了年处理锌浮渣8000吨和年产锌粉8000吨的两个综合利用项目和中试厂房,并成功采用黄药除钴综合回收工艺。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最有效的助推器。多年来巴彦淖尔市市委、政府在政策和措施上都给予产业发展很大程度的倾斜和扶持,帮助有色及黑色金属工业延伸升级,重点支持高、精、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的研发生产。近几年巴彦淖尔市引进的冶金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针对行业内核心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持续产生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了冶金工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是有色及黑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市委、政府将继续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组建研发机构,提高低品位矿、伴生矿的综合利用。市委、政府要求,在提高金属冶炼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要同步提高工业污染的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广绿色、节能、低碳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巴彦淖尔市冶金工业绿色、质优、高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冶金工业附加值,市委、政府和冶金工业相关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支持冶金企业资源循环利用,就地转化,减少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鼓励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支持企业生产高精铜板、带、箔、管材,铅酸蓄电池、放射性防护、电器仪表,锌板带、镀锌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等。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