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地生产的驼肉加工成风干驼肉、酱驼肚、酱驼肉等,再配上精美的包装,昔日乏人问津的驼肉,摇身一变成了人们争相购买的“香饽饽”——阿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塔木素骆驼实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打造骆驼产业,实现了产业升级、牧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在塔木素骆驼实业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安装调试刚从四川食品机械厂引进的一套风干驼肉、酱驼肉、驼肉罐头的加工生产线。公司总经理杨苏依拉向记者介绍,这套生产线年内就可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加工1000峰骆驼产品,基本上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阿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和塔木素苏木是全盟骆驼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放牧着近3万峰骆驼,骆驼总头数占到了全盟的近1/3。但多年来,牧户大都自行出售骆驼,因缺乏相应的产业加工,不仅使骆驼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而且牧民也增收乏力。2009年12月,阿右旗塔木素骆驼实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以400多户养驼户为合作股民,进行驼肉产品深加工,当年加工驼肉产品40吨。阿拉腾敖包镇副镇长范军告诉记者:“一峰骆驼通过深加工后,可增值一倍以上。我们现在加工的驼肉制品供不应求,在阿右旗本地就销售一空。合作社目前已形成年加工500峰骆驼、产值达1250万元的生产能力。”
杨苏依拉告诉记者,骆驼能够用来加工驼肉干的部分不到50%,为了提高骆驼产品的利用率,他们除了加工风干驼肉外,现在又开发了驼肉馅、驼掌、驼筋、驼舌、驼尾等两大类十一个品种。下一步,还将开发皮画、骨雕等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骆驼产品附加值。
来源: 阿拉善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