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程是从首都北京来呼伦贝尔看草原的。她的妈妈告诉记者,她们一共来了3家,都是朋友,各带着自己的孩子。问及为什么会想到来呼伦贝尔旅游,她说,呼伦贝尔草原太有名了,早就想带着孩子来看看,体验一下真正的自然风光。
5岁半的李依程,“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马。她被小心翼翼地扶上马背,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小遛了一圈,感到惬意极了。灿烂的笑容,开放在她稚嫩的脸上,久荡不去。
“还有呢,我们那里夏天太热了,这里多凉快啊。还有绿绿的草原那么辽阔,那么蓝的天,那么白的云,这在北京是看不到的。”小依程兴高采烈地接着说。
其实,小依程的故事,只是呼伦贝尔火热的夏季旅游的一个镜头。然窥一斑可视全貌。这几年,我市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如异军突起之师,愈搏愈勇,蓬勃发展。打开呼伦贝尔三次产业的位次排名表,我们看到,曾经很不起眼的第三产业,正直逼二产,甚至与第二产业分庭抗礼了。
欣喜——强势发展的第三产业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14.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3.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1.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2.4%和6.6%。
经过几年的培育,我市第三产业突飞猛进,发展势头强劲,亮点频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62.7亿元,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13.6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0%和8%;批发业零售额完成73.01亿元,零售业完成96.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4.5%;对外贸易进口总额预计完成11.02亿美元,增幅同比回升7.5个百分点。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完成1213万吨,增长5.9%。
其中,良好的口岸运行是一大看点,显示出呼伦贝尔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沿边开放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作为。
5月18日,海拉尔——香港航班开通国际货运业务,标志着海拉尔航空口岸成为自治区首家开通国际货运业务的航空口岸;
6月4日,海拉尔——台北航线开通,这是呼伦贝尔首次连通台北的直飞航线,也是继海拉尔——澳门、海拉尔——香港、海拉尔——香港——台北航线开通后连通呼伦贝尔的第四条地区航线;
6月6日,海拉尔航空口岸正式启动签证业务,填补了自治区没有航空口岸签证业务的空白。
支点——拉动三产的引擎产业
第三产业的奋起直追,使我市三次产业终呈“三足鼎立”,并驾齐驱之势。
这是呼伦贝尔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一大夙愿。
形成这一态势的最大引领产业,当旅游业莫属。可以说,没有红红火火的旅游业,就没有呼伦贝尔第三产业今天的辉煌。
尤其是这个夏天,丰润的呼伦贝尔草原,美得不得了,更是火得不得了。君不见,萦绕于海拉尔区上空的飞机,从早到晚,几乎不曾停歇;不断增加的航线与航班,一再便捷了各地游客的到来;海拉尔机场更是人流如织,真正是“海纳百川”。宾馆床位告满,旅行社生意兴隆,景点人山人海……
据统计,今年7月份,呼伦贝尔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7万人次大关,同比增长19.6%,单月旅客吞吐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进出港航班2401架次,同比增长25.1%,日起落77架次。新开通航线8条,航线总数达到40条,同比增加10条。通航城市33座,运营航空公司达到18家。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