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自治区“8377”发展思路指引下,扎赉特旗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申书记,又上地里‘视察’去了,甜叶菊啥时候能收呀,你看我正在平场院呢,就等着秋收了!”在好力保乡永兴村,村民老白正在自家园子里忙碌着,看见村支部书记申国富走过来,笑呵呵地打着招呼。永兴村作为该旗绿色工业原料种植基地,甜叶菊已成为群众致富的“甜蜜产业”。
今年该村种植甜叶菊2000亩,眼看的丰收,让农民充满期盼。
今年,该旗进一步加大传统农牧业改造力度,在南部发展100万亩工业原料基地,北部发展饲草料基地和有机杂粮基地各50万亩;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逐步实现生猪饲养量200万头、肉羊规模养殖100万只、肉牛规模养殖10万头的目标。
“我们现在的这4条生产线,生产技术工艺一流,可以生产不同人群所需的各类绿色有机米。”在内蒙古新谷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里,董事长孟洁面对4条生产线,信心十足。该公司作为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打入北京、上海等市场,与保安沼农工贸、魏佳米业、雨润、立通食品加工等龙头加工企业携手,加速了农畜产品“三品”认证步伐,推动了农牧业品牌化建设。
该旗还逐步加大农畜产品由单纯原料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力度,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1公斤普通大米在市场上也就卖到6元左右,而精细加工后的绰勒银珠有机大米市场价能达到40元以上,米粒晶莹剔透,煮出来的米饭喷香。”音德尔镇绰勒银珠米业负责人朴成奎说。
该旗通过培育农产品精品名牌,有效带动了有机农畜产品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以注册代表当地农牧业和具有农畜产品地域特色的商标为核心,着力打造有机农畜产品的绿色名片。如今,“绰勒银珠”大米、“保安沼”大米、“立通”牛肉干等有机、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的品牌效益已日渐凸显。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