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刚过,哈尔滨铁路局就迎来了老朋友——呼伦贝尔的市委书记罗志虎率队登门,对接铁路建设项目。“呼伦贝尔市主要领导的频繁造访,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心!”局长何元很感慨。
呼伦贝尔市资源富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呼伦贝尔市全力推进清洁能源、煤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绿色农畜产品、旅游等基地建设,仅在煤、电、化方面,未来几年就将形成年产1.7亿吨煤炭、800万千瓦外送电力、200万立方米煤制气的生产规模。同时,满洲里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呼伦贝尔市被纳入《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在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将大有作为。
大好来势令现有疏运能力显得“吃紧”。以铁路运输为例,该市的客货运输“主动脉”——滨洲线运力为每年1亿吨,而目前运力需求就达到8000多万吨,已接近饱和状态,全力加快通道建设已是迫在眉睫。为此,呼伦贝尔再掀通道建设高潮。
铁路是大宗货物进出的主要通道,该市多方位畅通“外接口”。两伊铁路的开通运营,让该市拥有了另一条进出东北的货运通道。在此基础上,呼伦贝尔市启动了满洲里——伊尔施铁路建设,该线路将极大地提高口岸货运能力,结束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无铁路的历史,带动边境区域发展。
同时,在呼伦贝尔和哈铁局共同努力下,滨洲铁路电气化升级改造将于明年开工建设。改造完成后,滨洲线运力可提高近一倍,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80公里,对呼伦贝尔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拓宽“外接口”,也要加强“内循环”。呼伦贝尔岭东地区水资源丰富,靠近东北市场,是岭西煤炭加工转化的理想之地。但过去由于运力不足,无法实现“煤水对接”。随着阿荣旗——扎兰屯铁路的竣工和阿荣旗——莫旗铁路的建设,这一产业布局的调整已指日可待。
同时,公路、民航也在快速建设。绥满高速阿荣旗——海拉尔段建成通车,结束了呼伦贝尔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拉布大林——根河——阿里河一级路建设等多个公路项目也都在抓紧推进。扎兰屯支线机场获批,使呼伦贝尔境内拥有了3个支线机场;加格达奇机场的开通,则让遥远的鄂伦春可以直飞首府呼和浩特;根河通用机场市内航班正式通航,拉近了山林与城市的距离。未来几年,呼伦贝尔市有望形成10个机场的“机场群”,不仅通达国际国内,还将实现市内偏远地区的互通。
交通“通道”在打通,产品“通道”也在搭建。日前,市委书记罗志虎率队赴齐齐哈尔市,就呼伦贝尔市煤制气项目在齐市的市场开拓、齐市装备制造业对岭东地区的辐射带动和500KV岭东扎兰屯输变电等工程进行磋商。两市还就毗邻地区公路改造升级、旅游圈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开发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并建立起长期紧密沟通机制,着力谋求合作共赢。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