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持助力河南小微企业夹缝中求生


时间:2012-07-18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河南小微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小微企业正在夹缝中求生。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用工困难、税收偏重以及在市场中两头受气,都是当前河南小微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但同时,记者也发现,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由于地方政府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方面的积极有益探索,也促使当地小微企业生存状况改观,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资金紧张

开封科英锚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反映:目前企业银行贷款年利率在10%左右,但由于规模小,没有固定资产担保,如果向银行贷款150万元,实际拿到可使用的贷款只有100万元,另外50万元贷款留在银行作为抵押,而企业所付银行利息是按150万元计算。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贷款难是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的一个方面,调查表明,“有借款需求并全部借到”的企业仅占3.1%。此外,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增加、销售资金回笼缓慢和贷款利息偏高等也是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的原因。

河南银监局的统计显示,总体上看,河南省小微企业的金融环境在持续改善:小企业贷款金额、覆盖面在2011年实现大幅进步,银行业机构在河南的小企业授信户数、贷款余额增速均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和全国小企业贷款增速。但大多数小微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小微企业仍然“喊渴”。

“国家十分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并出台有关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许多银行也纷纷行动,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银行内部经营制度要求贷款保持理想水平,避免有过大风险,有些小微企业没有土地证、房产证,并且设备陈旧,没有实质性资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形式和银行内部制度不符,因此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也只是表面现象。”河南省渑池县工信局局长张韶光对本报记者说,如果政府不加以引导,小微企业贷款的成功率依然不高。

   成本上升

安阳市龙安区一家年产值500万元的铁合金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硅锰、硅铁需从南方购进,自去年以来,受行业调控和汽柴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原材料从6000多元/吨上涨到现在的8000多元/吨,并有继续上涨趋势。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断上升的成本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嫁出去,最终导致企业陷入生存困境。

这家企业的遭遇不是个例。今年一季度,河南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664.09亿元,同比增长18.3%。据河南省工商联对河南87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1%的企业认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成为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河南省工信厅调查发现,一方面,多种原材料价格涨幅激增,如果小微企业产品涨价,势必使下游企业购买力减弱,导致产品销路不畅,这种形势倒逼小微企业不断降低利润空间,很多小微企业已是微利生产,甚至亏本经营。如锦绣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原材料成本与年前相比上涨了50%,再加上其他成本的上涨,企业成本上涨了80%以上。各种费用的增加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利润率由10%下降到不足5%。

另一方面,由于产业转型加速,普通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薪酬大幅增加。据调研,大多数小微企业的人工成本占企业成本由之前不足10%上升至15%—20%,有的行业用工成本甚至占到企业利润的60%。如金龙塑编有限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大部分是“4050”人员,劳动力成本目前占企业成本的20%,为节约成本,生产线只能白天开、晚上关,大大影响了企业产能。

河南省工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九成小微企业反映,今年生产成本较去年增长30%—40%。人工成本占企业成本比例提高到15%—20%,原材料成本占到60%。
用工困难

新乡市科工工业有限公司今年有大量用工需求,由于厂房偏远、工资待遇双方达不成共识等原因,企业很难招聘到工人。目前该单位用工需求30人左右,只招来十几个人。

本报调查显示,“有招工需求并招到全部所需员工”的仅占7.6%;“有招工需求招到大部分所需员工”的占18.4%;“有招工需求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的占19.9%;“有招工需求没能招到所需员工”的占10.0%。如鹤壁市旭晨电器有限公司,企业发展很迅速,但是高技术熟练磨工、计算机操作员缺乏,使得企业无法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河南不少小微企业经营者向本报记者反映,企业普遍人才紧缺,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小微企业大多分布在县城,新生代员工更向往大都市生活,不甘心在县城呆一辈子。同样的技术人员,在大城市2500元的工资能招到,在县城就得3000元才能招到。加之南方地区的工资比中原地区高出许多,通常外面稍有机会,员工便辞职而去。此外,目前企业用工难主要是技术人员、熟练工难招,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用工形势依然偏紧。

河南省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魏经会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耗殆尽,人力资源市场已从之前的“卖方市场”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小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特性及不少小微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的短视、缺少投入,都是其用人难的原因。

两头受气

郑州恒升瑞达是一家从事近十年环境工程用品销售的公司。“形势最好的时候,我们一个月的销售够现在忙活半年。”公司负责人吴春晓向本报记者介绍,“但是从2007年开始,啥东西都跟疯了一样涨价,经营成本一年一个台阶。”

扛不住供应商接二连三涨价,他决定壮着胆子去找下游客户 “商量商量”。没想到,对方采购经理还没有等他把话说完就甩过来两份产品报价单:“这是两家其他公司刚刚送来的报价单,人家还可以优惠20%。你看是降价续签合同,还是合作到此结束?”

上游产品涨价,下游客户却不买账。“刚想说涨价的事儿,对方立马翻脸”,对于这种两头受气的状况,吴春晓认为,一是企业规模小,缺乏向上游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资本,二是产品缺乏个性,可替代性太强。“但根子上还是因为供应商、大客户‘店大欺客’,不按市场规则公平交易。”吴春晓无奈地说。

在困境下,一些公司被逼寻找生路。年产5000吨生物酶制剂的河南仰韶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正在扩建,扩建后预计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公司副总经理孙利鹏对本报记者说,他们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单一,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输送给美国的一家跨国公司。销售客户的单一导致定价权的丧失,十分被动。

面对难题,该公司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开发新产品酶制剂固体,扩大国内市场,慢慢增加了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