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如今60多岁的人了,靠养蜂的手艺还能发家致富,多亏了村里的互助合作社帮了俺的大忙。”河南省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孔凡花高兴地说。
几年前,孔凡花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借了6000元开始养蜂,从开始的几箱发展到现在二三十箱,每箱蜂年收入近500元,在她的带领下,全村养蜂发展到6家,户年均养蜂年收入15000元。
在叶县,像孔凡花一家通过扶贫开发走上富裕路的农户还有很多。
近年来,叶县把扶贫开发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扶贫过程中不再局限于送油送米、送衣送被的传统“输血”扶贫模式,而是让农民学会自力更生,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化。在科技和产业化扶贫、贫困村互助资金、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小额信贷这组漂亮的扶贫攻坚“组合拳”的作用下,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贫困农民的致富步伐不断加快。
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是叶县破解扶贫开发难题的金钥匙。双汇集团万头现代化养猪场项目落户夏李乡,拉动了南部4个山区贫困乡的畜牧养殖产业。
“俺主要是养母猪,每年共有7—8窝小猪,每窝10—16头小猪,一年光小猪净挣1.4万余元。”通过养猪脱贫致富的夏李乡油坊头村村民王增臣扳着指头算算自己的收入,更是喜得合不拢嘴。
互助合作破解资金难
为破解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瓶颈,叶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试点工作,70个村建立了资金互助社。目前累计发放借款3655万元,7800多农户得到了有效的资金扶持。
为增强“造血”功能,叶县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4年以来该县“雨露计划”培训共投入资金160万元,累计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5800人,转移就业5500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
通过多种渠道的“造血”式扶贫,叶县10年来共减少绝对贫困人口3.25万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025元增长到2011年的5934元,增长将近3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