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房地产市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过去的一个月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坚定房地产调控的方向,但月初市场机构发布的数据依旧显示,目前房价和土地成交价格依然呈现稳步走高的态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结合中央此前的表态,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调控储备政策有可能会加快出台的脚步。
——百城房价环比再涨 调控预期增强
月初,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17元/平方米,环比6月上涨0.33%。其中70个城市环比上涨,30个城市环比下跌。与上月相比,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增加25个。从数据来看,7月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较6月有明显增多,环比0.33%的涨幅超过6月0.05%的涨幅。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7月份多个城市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成交增长明显推动价格上涨。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多地楼市成交量创调控新高。短期的供需失衡导致市场参与者的心态发生转变,恐慌性购房者增加,开发商涨价预期增强。其次,信贷政策利好逐渐显现,经过两次降息,购房成本降低拉动了部分需求的购房热情。
房价的止跌也引发了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收紧的预期。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当前房价面临重新上涨的压力,不出新的调控措施,则下半年涨价的预期将进步增大。虽然近期监管层曾多次表态坚定楼市调控,但“调控精神要想转化为执行力,还需相关细化政策予以保障。”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常清认为,政府层面对于楼市调控依旧没有放松,释放的政策收紧信号也在不断增强,如果市场进一步升温,可能会招致进一步的调控,而马上临近的“金九银十”或许会成为楼市的转折。
——“地王”频现 土地溢价率大幅上涨
在房价止跌回稳的同时,土地市场的异动也引发了人们对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
根据链家地产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一线城市2012年7月住宅土地出让金为111.8亿元,环比大涨近1.7倍,成交土地宗数虽然仅为10宗,较上月减少15宗,但平均楼面价却高达737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6倍,溢价率为33%,是继2011年3月以来,首次超过30%。
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和溢价率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平均水平。除了优质地块的影响外,整体市场回暖的趋势也更为明显,例如北京郊区地块的成交也出现了高溢价和高楼面价的情况。
常清表示,近期土地市场溢价率的提高,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均出现新“地王”,虽然高溢价地块的出现与其优质性有很大关系,但在市场量价逐渐回调的阶段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市场预期的升温。为避免地价给房价带来的推动作用。出于楼市调控效果的考虑,不排除中央再出台有关的调控措施。
在土地高溢价频频出现的同时,地方政府与中央的政策博弈也在进行当中。近期,在石家庄和河南省不了了之的楼市“救市”计划后,珠海和南京楼市新政策又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多个地方政府尝试放松限购政策都无疾而终,仍有不少城市尝试打擦边球。地方政府在投资和财政压力下屡屡出现的小动作也引发了市场预期的混乱。巩固调控成果,加强问责和监管的调控预期也在不断增加。
——调控储备政策出台预期大增
尽管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回暖存在刚需释放等客观因素,但对于房价的上涨,决策层依旧十分关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初在江苏常州调研时明确提出,要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要抓紧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
而此前的7月19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进行了通报,并对下一步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央坚定调控信心、完善调控方式的指向明显。
根据此前中央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各种表态,在当前市场态势下,房地产调控的储备政策逐渐浮出水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当前房价反弹的预期已经形成,如果调控没有新举措,下半年抑制房价反弹的难度很大。”杨红旭表示,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房地产调控新政策的出台已经势在必行。“综合各种因素,接下来相关部门仍可能出台一系列细化措施既传递出国家抑制房价反弹的决心,又让相关执行部门和地方政府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对于调控的走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市场仍旧保持上涨的态势,在限购等现行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地方调控效果问责力度,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积极引导和支持房地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等措施有望很快被提上日程。
(来源: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