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1日电 (记者彭红)“希望此次论坛可以激发整个民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热情,找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缔造中国当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河南省济源市举行的“荆浩国际学术论坛”表示。
荆浩,字浩然,自号洪谷子,河南济源人,是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是我国古代的“山水画圣”,著有《笔法记》《山水节要》等重要理论著作。
杨晓阳在论坛上说,荆浩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为重要的山水画家和美术史论家,他对中国早期山水画的理论总结和创作实践,对后世山水画的成熟与完善具有重要价值和不可替代的意义。
来自德、美、法、韩、台湾地区以及大陆的数十位知名学者、专家在论坛上就荆浩山水画艺术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据悉,荆浩国际学术论坛先后收到国内外30位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集中反映了近几年国际国内荆浩研究方面的新动向及新成就。
“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8日至10日同时在济源举行。此展共收到参评作品近3000件,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60件、入选作品246件。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平、杨晓阳等为荆浩艺术研究院揭牌。
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中共济源市委、济源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