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数据
上半年豫股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9.2%
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2244家上市公司2011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0.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78%;实现净利润9943.3亿元,同比增长22.31%。
而据记者统计,2011年上半年,河南57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376.23亿元,同比增长24.58%;实现净利润54.43亿元,同比下降9.2%。
“我省以资源、能源为原材料的企业比较多,从去年到今年,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比较快,所以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九鼎德盛证券咨询总部总经理肖玉航表示,这种情况在全国都很普遍。
行业分析:
煤炭股依旧最赚钱
从具体行业来看,煤炭行业依然是“最赚钱的行业”。2011年上半年,平煤股份、神火股份等河南“蓝筹股”实现营业收入270.19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净利润17.76亿元,占所有河南上市公司净利润的35.2%。
其他资源类、能源类企业如同力水泥业绩上涨了72.1%;新大新材营业收入达10.5亿元,同比增长116.9%;中孚实业实现营业收入66.08亿元,同比增长12.7%。
不过,根据几家公司的公告,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影响及我国以“控制通胀”为纲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推进,这类公司所需的主要能源、原辅材料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企业融资成本也显著增加,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利润明显下降。
业绩分化
喜:百亿企业和50亿企业增多
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上市公司有4家,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家。其中,安钢营业收入为172.36亿元,同比增长27.7%;神火营业收入为150.53亿元,同比增长60.2%;平煤营业收入为119.66亿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而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两家。其中,郑煤电营业收入为70.76亿元,同比增长77.5%;豫光金铅营业收入为60.9亿元,同比增长79.4%;神马营业收入为70.58亿元,同比增长15.6%;宇通营业收入为64亿元,同比增长15.8%。
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13家,与去年同期持平。而营业收入不足亿元的有3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家。其中,营业收入最少的是四方达,为5245万元,同比下降8.83%,利润为1389万元,同比下降28.79%。
利润明显下降的上市公司有7家。其中,新乡化纤实现营业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37.61%;利润6619.01万元,同比下降11.8%;每股收益0.0867元,同比下降26.8%。
焦作万方去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29.4亿元,今年上半年则下降至27.92亿元,利润也从2.773亿元下降至2.37亿元,每股收益从0.58元降至0.5元。
忧:4家公司出现亏损
去年同期,河南省上市公司中除了ST公司豫能控股外,没有一家公司亏损,但今年,有4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大有能源因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半年报没有显示其营业收入,只报亏损136万元。
而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制浆造纸企业,银鸽投资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虽然从去年同期的15.64亿元增长为17.75亿元,但利润从2111.2万元变成-6854.4万元,每股收益从0.03元变为-0.08元。
对于业绩亏损,该公司解释称,上半年国内通胀率较高,公司生产所要购买的纸浆、煤、油料、化工原料等原材料和辅料价格上涨,使公司生产成本加大,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在纸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提下,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涨幅度非常有限,部分子公司经营出现较大亏损,致使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利达光电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近,为2.22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164.8万元,上年同期盈利957.62万元。其每股收益也从0.05元变为-0.01元。
莲花味精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4.8亿元,但净利润却从去年同期的1.8亿元变成-1.48亿元,每股收益也从0.17元变为-0.14元。
平高电气今年上半年亏损7677.94万元,每股收益为-0.0938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1.93万元,每股收益为0。不过,有分析认为,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国家电网控股公司的平高电气,将获得资产、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的注入,其将成为中国电网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前景甚好。
2011年上半年部分豫股业绩对比
营业收入前五名
安阳钢铁172.36亿元
双汇发展152.59亿元
神火股份150.53亿元
平煤股份119.66亿元
郑州煤电70.76亿元
净利润前五名
平煤股份11.36亿元
神火股份6.4亿元
郑煤机5.46亿元
宇通客车4.21亿元
焦作万方2.37亿元
每股收益前五名
好想你1.09元
新大新材0.82元
宇通客车0.81元
郑煤机0.78元
中原内配0.74元
营业收入后五名
四方达5245万元
新开源9500万元
汉威电子9600万元
辉煌科技1.01亿元
(来源:“中新网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