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煤炭城”迈向“文化城”


作者:桂娟、李亚楠    时间:2011-12-27





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五次全国魔术比赛12月下旬在平顶山市开锣。精彩演出让观众大饱眼福。

平顶山市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内容涵盖戏剧、书法、曲艺、诗歌、摄影、音乐等多个方面。借助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职业教育的创新繁荣和城市科学素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平顶山这一老牌“煤炭城”迈向新兴“文化城”。

打造“新名片”

在河南人观念里,平顶山是同煤炭紧密联系在一起。素有“中原煤仓”之称的平顶山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建市初期为了加快煤田开发,从全国各地调集采煤大军,形成了新兴移民城市。但这里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多,文化人才队伍欠缺薄弱,文化氛围单调平淡。

2008年,平顶山提出“生态建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和谐兴市”发展战略,把文化建设摆到重要战略位置。分析自身文化优势和不足时指出,平顶山是古地新城,历史文化厚重,但挖掘整合不够;文化门类较多,但知名度不高;有广泛群众文化基础,但层次水平较低。平顶山开始探索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水平、营造文化氛围新路径。

用“品牌效应”提升文化影响力。平顶山市通过努力,积极争取到一批“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主办或承办权,比如,中国曲艺节、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大赛、中国书法兰亭奖大赛、全国诗歌大赛、全国摄影大展、中国杂技金菊奖大赛等。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同时,打造平顶山“文化名片”。平顶山在相继获得“中国曲艺城”“中国魔术文化之乡”称号后,中国书法城、中国冶铁文化之都、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水灯文化之城等“名片”先后推出。

平顶山市市长陈建生说:“城市竞争的核心是文化竞争。平顶山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在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中,凭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扎实的群众文化基础,着力打造‘文化名片’,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这符合平顶山城市化发展的自身要求。”

的确,“文化名片”增加了城市的凝聚力和美誉度,也提升了市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指数,形成文化效益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平顶山市获得河南省近4届戏剧大赛四连冠,形成了河南省戏剧届的“平顶山现象”;平顶山还先后涌现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一等奖得主、农民魔术大师、中国现代汝瓷大师等优秀人才。

“打造‘文化名片’过程也是文化惠民过程,”平顶市文联副主席范大领说,“如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大赛期间,28台大戏连续演出8天,市民直接观看或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举办‘金钟奖’名家名曲音乐会、奥地利维也纳交响音乐会,平顶山人不出市区就欣赏到了顶级的高雅艺术。”

政府不断加大文化投入,打造“文化名片”。2007年开始,政府投入巨资在市区新建了艺术中心、博物馆、会议中心,改建、扩建了6个影剧院,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场所相继竣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平顶山市拥有群艺馆10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4个,乡(镇)文化站93个,街道文化中心27个,村文化大院700多个。

煤城“文化味”

平顶山市十一矿的矿井巷道内有一条千米书画长廊,上面的安全标语、安全漫画由矿职工书写、绘制。在平顶山,像十一矿这样具浓厚文化氛围的矿井和其它企业不在少数。平顶山市书协主席菅智民告诉记者,仅在平顶山六矿,就成立有文学、书画、摄影、读书等10多个协会,有国家级书协会员3人,很多职工儿孙三代练书法。

相较于“煤城”,菅智民更希望平顶山今后能以书法而闻名于外界。今年4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平顶山“中国书法城”称号。菅智民认为,此殊荣是对平顶山文化发展的肯定,平顶山书法在民众中普及,其它门类的文化艺术在平顶山同样普及。

平顶山市每个乡镇基本上都有一支业余豫剧和曲剧团体,每个大的行政村基本都有民营铜器队、舞狮队,这些文艺团体多为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院团,规模小,经营性活动少,荷锄时是农民,登台时是演员。

目前,平顶山市500多万人口中,工作在文化战线上的各类从业者有6万多人,其中从事魔术、曲艺、戏剧表演的民间艺人达5万多人;平顶山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协会会员2940人,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老中青结合的文艺创作和演出队伍。

业余文艺队伍常年活跃在基层,激发着群众的文化激情和传承意识。

夏季是平顶山市叶县周末广场文艺晚会最红火的时节。周末广场文艺晚会突破了以往由宣传文化部门主导“我演你看”模式,从“输入型”文化活动向“互动性”文化活动转变,让群众当“主角”唱“大戏”。

叶县夏李乡的王欣女士说:“晚会节目群众演、群众唱、群众看,都是身边熟人表演,看起来特别亲切,我们自己上台表演也更有自信。”

记者了解到,叶县已举办周末广场文艺晚会60多场,创作新节目350多个。去年的“合唱表演对决赛”吸引了全县118个单位、3600多人参与,20多万名群众观看。

平顶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飞说,借助于打造文化名片,整理、挖掘、提升了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老煤城“活”起来了,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宣传部门因势利导,探索将大型文化活动的经验和运作机制运用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走上了运转规范、有序、高效的发展道路。

叶县的周末广场文艺晚会是平顶山市10个县(市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缩影。

吹开“产业花”

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五次全国魔术比赛期间,主办方举办了中国魔术发展高端论坛、魔术讲座、魔术服装道具展演、民间文化艺术展演等活动,助推“中国魔术之乡”宝丰县的魔术产业发展。

平顶山文化资源丰富,魔术、曲艺、汝瓷、陶艺、剪纸、冶铁文化等底蕴深厚,但还没有形成规模和市场效益。针对这种状况,平顶山市在努力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体现在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上。历史上,宝丰县是“魔术之乡”,但组织松散,规模小、层次低、管理混乱,魔术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随着平顶山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宝丰魔术走上产业化之路。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已达1400多家,年收入4亿多元,既填补了农村文化演出市场的空白,也富了一批农民。

目前,平顶山市有规模的艺术表演团体有9个,大型艺术表演场馆有8个,专业经营性民营文艺演出团体1400多家,其中1000余家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平顶山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渐成规模。汝州以汝瓷为主的陶瓷业发展初具规模,现有汝瓷复仿制企业近60家,年产值7000多万元;鲁山绢花产销两旺,绢花企业发展到25家,年产值2亿多元;石龙区的五谷画,郏县的金镶玉、根雕、奇石、烙画等工艺美术产品也已形成规模生产,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陆续规划或落地。以千年古刹香山寺为中心投资8亿元建设的大香山风景名胜区,占地5.05平方公里,兼具宗教、旅游、观光休闲、武术研习及佛学教育、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等功能;宝丰县重点打造的宝丰文化创意产业园、汝官瓷文化产业园已开工建设;中信深圳投资集团与平顶山市政府共同投资14亿元开发建设集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平顶山生态文化体育公园项目已完成规划。

“文化强市”

家住平顶山市卫东区优越路街道园丁社区的赵女士,准时到卫东区文化艺术社区学院报告厅,参加社区学院举办的家教沙龙《亲子教育》讲座。她告诉记者,来这里听讲座不交费用。

今年1月,平顶山市启动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省级改革试点,如今已建立家庭教育、生活与法、财政经济等13所社区学院,城市职业教育和培训新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文化强市优先发展教育”,平顶山市不断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将市属职业学校由16所整合为9所,放大专业优势,改善办学条件,新增职业学校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新增实训设备投入1960多万元。市政府还采取用地置换、直接投入等方法,筹资3亿多元支持平顶山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高等教育发展。目前,平顶山市已拥有高等院校5所,在校大学生6万多人,教职员工近4000人。2009年,平顶山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市称号。

平顶山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留国说,职业教育向社区化推进,是职业教育改革大的方向和趋势,平顶山既有较好的职业教育基础,又有很好的文化氛围,十分有利于人才培养,而人才的大量涌现,又进一步增强了平顶山的文化活力。作为全国、全省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我们很有信心闯出一条新路。

提高城市科学素质和科技水平,是平顶山“文化强市”的又一亮点。

200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评委认定平高集团公司“PG”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国内超高压、特高压开关的驰名品牌;2009年,平煤神马集团“董刚软件”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自动化采煤设备精细管理微机化的空白;2010年,平顶山自主研发的平豆2号亩产达300公斤……

“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文化强市’的建设,”平顶山市科技局副局长和新力说,“科学素质和科技水平,是一个城市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我们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为原则,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使文化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目前,平顶山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42件;制订国家技术标准24个,行业技术标准22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1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家;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

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说:“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文化,文化建设助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又对文化建设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为我们的城市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新华社专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