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税收视角看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闫西伟 李红    时间:2016-09-05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是反映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本文从税收视角,以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税收数据为基础,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完善的若干建议。


  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支撑作用发挥明显。一是税负水平稳定略有增长。河南省“十二五”时期共实现税收收入16095.8亿元,2011年~2015年宏观税负分别为8.7%、9.6%、10.2%、10.4%和10.6%,税负呈增长态势。二是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强。“十二五”时期,除2012年和2013年税收弹性偏高于全省经济增长率外,税收弹性大致稳定在1.3左右,略高于全国税收弹性水平。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第三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逐渐加大。一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呈比较明显的“X”型逆向变动态势。河南省“十二五”时期产业税收收入结构变动较大,除第一产业税收收入占比较小基本稳定外,以2012年为拐点,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占比呈渐趋下降,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比逐渐上升。二是三次产业税收收入占比与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方向一致,第二产业变动关联性较强。


  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有所优化,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一是高成长性制造业部分行业发展较好。“十二五”时期,河南省高成长性制造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分别为6.8%、7.2%、6.5%、6.8%和7.0%。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发展。目前河南省国税局系统管理的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税源企业255户,2015年实现各项税收收入100.4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8%。三是产业投资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得到一定控制。主要表现为六大高载能行业“十二五”时期整体税收收入占比逐渐下降。


  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有所发展,部分行业增长较快。“十二五”时期,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均有所发展,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属5个主要行业2015年税收收入占比为15.5%,较2011年提高2.7个百分点,升幅为20.8%。税收收入占比明显提升的行业是金融业,所属4个子行业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产业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


  部分传统支柱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一是高载能行业的发展面临选择。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高载能行业税收收入占比逐渐减少,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格局中找到适合这些行业发展的新路径是这些行业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税收收入对“烟”“电”等传统垄断行业(企业)的依赖依然较大。河南省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主要以火电企业为主体,“十二五”时期税收收入占比从初期的约3%达到2015年的约5%,烟草制品业及烟草批发业税收收入在2012年达到高点12.9%,近几年略有下降,但维持在11.5%左右,税收优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高成长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化较为明显,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有限。“十二五”时期,河南省高成长性制造业税收收入占比仅为7%左右,产业税收贡献度偏低,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速增长外,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税收增长较为缓慢。作为未来产业发展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类产业中,河南省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发展不均衡,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推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河南省“十二五”时期虽然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存在部分行业发展“一枝独秀”、行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在“十二五”时期行业发展也不均衡,除金融业发展较为突出外,其他行业发展均没有明显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影响和制约着第二产业制造业特别是高成长性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建议


  ——发挥产业政策指挥棒作用,打造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对部分高载能行业转型改造的疏导。二是加强重点税源行业的改造,夯实重点行业税收基础。应持续加大对“烟”“电”等重点行业的行业改造力度,按照“从煤到电”这一基础能源链条为重点,继续做好与煤炭等能源生产供应企业的衔接,促进全产业链节能降耗和释放市场潜力。


  ——以加大研发为着力点,引导和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升级。一是突出优势,加大对高成长性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实行差异化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壮大以鸿富锦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其以电子信息为核心业务开展创新性多元化经营,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十三五”时期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以发挥区位优势和优化产业链布局为切入点,引导现代服务业长足发展。应充分利用该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的有利条件,优化产业链布局建设,形成发展新优势。加强第三产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结构优化以及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对接,充分释放营改增促进产业对接的政策效应。发挥区位优势和辐射效应,带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形成合理适配的产业链布局,为现代服务业长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