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0多位专家学者畅谈“务实河南”:关键在做


时间:2011-10-09





编者按: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责随职走,心随责走”的工作作风,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已成为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务实河南”的形象越来越清晰。日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颁布,为了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更加凸显“务实河南”形象,由省社科院主办的“‘务实河南’理论研讨会”,近日在郑州召开,来自省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围绕“务实河南”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报特摘发部分同志发言,以飨读者。

  “务实河南”的内涵及意义

  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喻新安

  所谓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是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当今河南来说,坚持务实发展,就是准确把握省情,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趋势,尊重民众意愿,注重求实求效,一切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务实河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河南发展中的集中体现,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河南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对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切从省情出发,立足于实,立足于做,坚持务实发展的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的总概括。“务实河南”将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专用名词,在表述中原崛起的话语体系中发挥突出作用。

  建设“务实河南”,是破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依然十分突出,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增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扎扎实实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建设“务实河南”,是把中原经济区宏伟蓝图化为现实的迫切要求。中原经济区的成功谋划和运作,极大地提升了河南在全国的地位,扩大了河南在全国的影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颁布,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关键在做,关键在干,关键在落实。建设“务实河南”,是对全省领导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现状的准确把握。当前我省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做表面文章,不触及矛盾,不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况还比较严重。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倡导务实精神,坚持“两转两提”,推动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务实河南”,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实践过程,必须突出主题、把握要领、勇于创新。要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要把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以贯之地持续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坚持突出主题、突出主线、突出民生、突出作风转变。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加快转变中破解难题,在科学和民主决策中凝聚民智和民力,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要坚持立足于学,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把思路、规划和目标落实到行动中,办任何事情想好了再说,说了就做,做就做好。

  “务实河南”的经济学内涵

  省社科院工经所助理研究员赵西三

  从经济学视角看,“务实河南”就是发展战略要与比较优势相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深刻把握省情的基础上,陆续提出了“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连续几个五年计划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八五”期间提出了“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近几年又提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包括现在对重工业优势的重新认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都是在挖掘河南的比较优势,都是务实的表现。

  “务实河南”就是发展重点要与阶段性特征相一致。上世纪90年代,河南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发展重点,这反映了当时我们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与沿海地区相比工业十分落后的阶段性特征;现在河南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也是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当前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附加值环节逐步向研发、服务两端集中,新型工业化的动力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带动,而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口与产业集聚,这就需要城镇化发挥更大作用,而当前城镇化严重滞后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来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就准确把握住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务实河南”就是发展模式要与区域特色相一致。务实就是要引导、支持各地区在发挥区域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各自的发展模式,而不是从上到下一刀切,要鼓励地方创新。现在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不同地方也出现了多种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区域特色与比较优势,这种脚踏实地,不盲目跟风的做法,也是务实的表现。

  “关键在于落实”的具体体现

  郑州轻工业学院院长、教授剧乂文

  日前,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清醒忧患,遵循规律,重在持续,务实发展,以务实发展树立起务实河南的形象。“务实河南”的发展理念,可以从理论性理解和实践性推进两个方面加以把握和落实。

  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务实河南”的内涵和意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因此,务实发展是河南省委在新

  时期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理念。在充分肯定发展成就的同时,应直面矛盾和问题,提出破解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务实发展。

  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务实河南”的精神内核正是这一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务实河南”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有利于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科学推动河南的发展;有利于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树立河南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利于检验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营造出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

  要科学推进“务实河南”建设。“务实河南”建设涉及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河南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要优化外部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产学研结合,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提高文化传承能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思想基石

  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占仓

  “务实河南”的提出,说明经过探索,河南已从思想、理论、作风、实践、方法等方面寻求到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指导方略和工作套路。

  在思想层面,在持续、延伸、拓展、深化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河南发展特别是中原崛起重大决策的基础上,融合实事求是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升华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提出要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这是“务实河南”在全国新的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打造出的战略思想,适应了全国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组织区域发展的最新需求。

  在理论层面,省委提出并不断完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哲学命题。转变领导方式,转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转的是一种工作作风,转的是方式方法,关键要转到实干上。这是省委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对“务实河南”提出的基本理论铺垫。

  在作风层面,省委提出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坚持“五重五不简单”,把风气搞正。作风连着党风,带着政风,影响民风。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用实际行动展示出“务实河南”的干部形象。

  在实践层面,省委提出“四个重在”,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持续”是实践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折腾、不懈怠;“提升”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才能进步;“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建设统筹起来,促进协调发展;“为民”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务实河南”的实践要领。

  在方法层面,省委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科学工作方法。“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坚决不能一切事情大而化之,更不能“浮夸”了事;“两基”就是“抓好基层、打好基础”,这是任何工作求实求效的根本;“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推动工作向实处扩展延伸。这是“务实河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坚持务实发展 建设“务实河南”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干实事、求实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务实发展,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吃透实际情况、把握客观规律、顺应历史趋势、尊重民众意愿,一切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建设“务实河南”,是对河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方式、发展路子的概括和提升,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立足河南基本省情,持续探索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符合中央精神、造福河南人民,并且已经被这些年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路子。在工作中坚持求实求效,讲认真、求具体,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把风气搞正,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任务落实,把实事办好。

  坚持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是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的清醒认识。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增强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扎扎实实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务实,项目才能落地;只有务实,粮食才能增产;只有务实,民生才能改善。

  坚持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是把中原经济区国家方略落到实处的迫切要求。中原经济区是国之方略,河南人民承担最重要的建设责任。建设“务实河南”,是河南人民坚决把中原经济区建设好的郑重表态和庄严承诺。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是对河南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现状的准确把握。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倡导务实精神,营造务实环境,推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用良好作风重塑河南形象。

  坚持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也是对我省近几年谋划中原经济区战略、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一整套做法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近年来,河南全省上下砥砺奋进,形成了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战略、基本省情认识和工作重点、实践要领、工作要求、用人思想等在内的一整套全新思路。建设“务实河南”,就是对其的总体概括和升华,符合河南实际,极具河南特点。

  营造务实发展的氛围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林宪斋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从实践的角度讲,求真务实不仅是一种精神和作风,而且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应对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原儿女的光荣使命。但也必须看到,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十分浩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省上下的鼎力奋斗。在这一历史任务和压力考验面前,没有一种务实的态度不行,没有一种务实的作风不行,没有一种务实的精神不行。因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求真务实中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建设“务实河南”是一个虚功实做的长期过程,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只有“务实”,才能正确面对历史和现实,清醒认识全省亿万人民的诉求和期待,准确把握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

  建设“务实河南”是统一全省广大干群思想的内在要求,只有“务实”,才能不断克服思想认识中的因循守旧意识,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思路和做法,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建设“务实河南”是切实转变作风的内在要求,只有“务实”,才能扭转一些领导干部狭隘的政绩观和浮躁慵懒的状态,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设“务实河南”,是认真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只有“务实”才能不断克服工作中的畏难不前情绪,有效破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我们遇到的实践问题会越来越多、需要做出的理论回答会越来越复杂,需要我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求实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认识和把握省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务实河南”与“建设中原

  经济区关键在做”一脉相承

  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海峰

  深刻认识“务实河南”提出的背景,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把握“务实河南”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从河南的现实省情上认识“务实河南”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全国的位次有了一定提升,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成为新兴工业大省。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变。“务实河南”,正是在准确把握河南现实省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河南必须务实,必须踏踏实实干,加快发展。

  从务虚与务实的关系上来认识“务实河南”提出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全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都已制定颁布。这表明,未来河南发展的总体战略、奋斗目标和大政方针已定,接下来的就是实干。“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务实河南”与“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必须真抓实干、务实求效,才能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

  从科学建设中原经济区上认识“务实河南”提出的背景。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本质,遵循客观规律。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务实”。只有“务实”,才能从河南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出符合河南省情和发展阶段的正确决策,才能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顺利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从转变领导方式和作风上认识“务实河南”提出的背景。

  “务实河南”建设的关键,是领导方式和作风的转变。改进领导方式和作风方法,必须在务实求效上下功夫,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各项工作要做实、做细,不能虚化、泛化和一般化,更不能空喊口号、只做样子。只有抓具体,问题才能抓得准、抓得深,通过一砖一瓦的建设,把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

  要用建设成效来检验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鸿昌

  “务实河南”,落脚点最终在“成效”,要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效来检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如何避免政策棚架,让中原经济区不停留在口号和规划上,关键在于实干、在于“建设”。

  建设就要有建设的资金。河南自己的钱是有限的,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从银行拿到足够的贷款也是不容易的,因此,要借国务院政策支持的东风,搞好大招商、大引资、承接沿海向内陆的产业转移。大量的省外资金将成为中原

  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动力。离开大量的省外资金,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快不起来的。同时,怎么样使用这些资金,建设什么样的项目,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一个科技型、环保型、低碳型的新河南。

  农业大省要发展成农业强省,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才是务实的选择。河南就要在这条道路上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用中原经济区建设成效来检验“务实河南”,就要实事求是地观察和认识河南,不夸大成绩,直面自身的差距。

  用中原经济区建设成效来检验“务实河南”,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各级领导要把“务实河南”落实到自己的领导作风上。领导作风的转变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一步步落到实处,造福河南一亿人民,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把风气搞正 把工作做实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政新

  “务实河南”,不仅是一个提法、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视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今后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从历史角度回顾河南发展历程,什么时候讲究务实了,什么时候真正务实了,什么时候务实的人、务实的事占上风了,就处在一个好的发展阶段。什么时候离开了务实,不仅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好,甚至还会出现难以把握的大问题。

  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在认真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同时,坚持一切从河南的实际出发,坚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坚持抓住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因此,“务实”不仅是一种提法,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应当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

  当前,河南正再次进入到务实发展的新阶段。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的基础上,通过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省委、省政府下决心从破解“老四难”、“新四难”的关键环节入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找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最佳载体和平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应运而生。

  从实际情况来看,河南推动务实发展还有非常繁重的任务。河南正处于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中初级阶段,尽管总量增长较快、占比较高,但工业化总体任务还没有完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在的发展阶段,又要大胆创新;既要不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又要大力实施结构优化调整,还要坚持不突破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责随职走 心随责走

  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卫绍生

  “务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

  “务实”作为一种基本文化精神,在先秦文献中已有明确表述。春秋时期,晋国栾武子对赵武说:“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这大概是“务实”一词在传统文献中最早的出处。“华则荣矣,实之不知”,指的是过分追求外在华美,就会掩盖内在真实。东汉思想家王符把“务实”作为君子之德,提出了“君子务实”之说:“凡士之学,贵本贱末。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强调要有“务实之心”,指出:“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今天,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更应该有“务实之心”,让“务实之心”重一些,再重一些,让“务名之心”轻一些,再轻一些。

  要在求实求效上下功夫。

  “效”是推动一切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务实河南,落脚点最终也在“效”上。要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把心思放在研究问题、推动工作、谋划发展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握政策、吃透下情,从老百姓最困难、最重要、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切实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事情办好。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四个重在”、持续为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要善于通过项目、品牌、创新和服务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推进各项工作。具体一点说,就是项目要落实,品牌要做实,创新要扎实,服务要踏实。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了,让河南一亿人民满意了,才可以说真正解决了如何“务实”的问题。

  要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

  要提拔和培养一批思想上作风上“务实”的领导干部,带领全省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脚踏实地地去干,认认真真地去干。

  要讲求科学运作、有效运作,“先做后说,没做不说;想好了再说,说了就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建设中原经济区,各地区、各部门要找准站位,优势在哪里,特点在哪里,了然于心;干什么、怎么干,都要从实际出发,不盲从、不攀比,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好、贯彻好。

  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郑州市政协副主席、河南农大教授张冬平

  务实首先要求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求真务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求真就是探索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规律,发展以人民根本利益为重,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和重在为民”。

  “务实河南”应有层次性。高级领导干部的务实必须在求真的基础之上;中层领导干部的务实,必须将政策融入工作之中;基层工作干部务实过程中必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务实河南”具有探索性。务实工作的基点应该是“三具两基一抓手”。“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这句话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工作中一具体就会触及矛盾、一具体就需要打破旧的体制和机制、一具体就需要改变权利和利益分配关系。

  “务实河南”必须有持续性。务实的关键是领导干部务实,务实过程有时可能会与干部考核机制相悖,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干部考核标准才能使务实持续下去。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本定位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如何求真与务实就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标准是什么?“三化”进程中,哪些方面表现出不协调?为什么会出现不协调等。如果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很难使“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原经济区的进程就会出现偏差,也很难务实地进行工作。

  求真务实应该是对经济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经济持续发展,相应的经济制度也应不断更新。面对“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需要高水准地进行体制机制建设,现有的经济制度不可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具体做法是可以建立封闭性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改革试验区。

  当前,“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农村土地流转问题。2.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3.农村金融体系问题。4.户籍制度改革问题。5.农业投资与补贴机制问题等等。

  “三农”问题涉及现存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一些过渡性的经济制度和政策,不同的发展地区允许有不同的经济制度,在同一种制度下,可以有不同的执行标准,即制定因地制宜的务实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在务实中持续 在务实中提升

  省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博士王作成

  河南在战危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过程中,坚持“四个重在”,谋划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实施项目带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破解“老四难”和“新四难”问题,务实发展的成效正在呈现。全省经济在务实中持续、在务实中提升。

  务实发展推动企稳回升的态势在持续。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为河南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1-8月,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39.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0%。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国际经济复杂变幻,国内东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持续了回升的态势。

  务实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在转型。随着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的培育和快速增长,河南过度依赖能源资源型产业的结构正在悄然转变。1-8月,全省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增长24.8%,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3.2个百分点。而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则下降为41.8%。结构调整呈现积极成效。

  务实发展推动发展空间在提升。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顺应了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为河南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全省各地狠抓落实,产业集聚区的集聚作用不断增强。1-8月,全省产业集聚区投资占全省投资的42.4%。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7.4%,拉动全省工业增长9.3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经济上的持续提升表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更是领导方式转变的结果。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需要这种务实作风的持续,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目标,需要这种务实作风的持续。

推动城市建构式发展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耿明斋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城镇化又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结”,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解开了这个“结”,“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才能顺利实现。

  理论上说,城镇体系的形成有内生式和建构式两条路径。一般认为,长三角,尤其是珠三角等先行工业化地区的城市化走的是自发聚集即内生式道路。这种自发聚集或内生城市化是在传统制度约束下进行的。一是户籍制度约束,二是社保制度约束,三是土地制度约束。面对这些规则约束,自发聚集及内生城市化过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另

  外两种要素即劳动力和资本(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在空间上流动自由化了,流动增值被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认识,流动和聚集成为基本趋势。

  作为要素聚集的结果,乡村变成了城市。但这样的城市完全是人及资本要素在空间上自发聚集的结果,而不是在规划引导下有序聚集的结果。这也正是我国工业化先行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呈现“一高一低”的特征的原因。“一高”是土地城市率很高,如广东东莞等地基本上已经没有耕地;“一低”是城市水平低,除了中心城区以外的大部分村镇及工业区的城市建设水平并不高,功能也不完善,成为脏乱差的城中村,甚至成为黄赌毒的温床。

  作为后发工业化地区,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走规划聚集及建构式发展道路应该是必然选择。一是自发聚集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造成的问题,尤其是土地浪费和土地用途改变,在全局上已经对整个国民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央政府对稀缺土地资源使用特别是改变用途使用的控制日趋严格,先规划,后审批,再使用成为常态,规划聚集成为制度强约束下被迫的选择;二是资本对落地空间的选择日益挑剔,集约高效率利用成为更优化和优先选择,规划聚集成为现实需要;三是经济社会活动主体对数量更多、水平更高、质量更优的公共服务体系需求日趋强烈,为达到最大规模分享和最低单位供给成本的最优供给要求,规划聚集也就成为必然了;四是基层政府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提升。基于上述因素考虑,河南这样的后发工业化地区必须且只能选择建构式城市化道路。

  “两型”农业发展应取得突破

  河南农大经管学院院长、教授吴一平

  构建“两型”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河南省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但水土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4/5,耕地亩均水资源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因此构建“两型”农业,对于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拓展资源利用空间,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足够的水土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

  把握“两型”农业内涵,务实重点推进转型。所谓“两型”农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着力构建以节地、节水、节支为重点的集约农业生产体系和以生态、绿色、安全为重点的循环农业生产体系,在微观上资源利用高效率、中观上资源配置高效益、宏观上农业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通过间作套种、立体种养、保护地栽培、种养加结合等实现节地节时;通过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深松免耕、地膜覆盖、蓄水工程等发展节水农业等。

  完善推广服务体系,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优化县级,打造农技推广龙头;整合乡级,跨乡镇建设区域农技推广站;延伸村级,设立农技服务室。二是完善农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完善技术装备,配备专用交通工具。三是通过定期系统培训、学历教育、脱产进修,实现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农户的“顶天立地式”农技推广,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四是积极探索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构建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大学、科研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等。

  加大改革和政策支持,增强“两型”农业活力。一是把县、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其人事、劳资、财产由县农业局统一管理,实行“县建县管”,乡镇政府负责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二是出台构建“两型”农业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两型”农业项目,通过制度化的政策引导公司、农户、中介等对“两型”农业的资金投入。

  弘扬务实文化 做实文化河南

  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郑泰森

  务实是最具传承和弘扬价值的中原文化传统。从大禹治水到焦裕禄治沙、从愚公移山到修建红旗渠,无不体现中原人民从古至今,世代坚守的务实精神。

  为什么要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和创新?以笔者理解,传承是务实的传承,最重要的是继承中原人民勤劳、能干、踏踏实实、不畏艰险的传统人文精神。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既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时,要以克难攻坚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克服之、战胜之。历史上,中原人民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的农业文明,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体系,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城市。这些标志世界文明进程的伟大创新,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具体领域实现的巨大突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历史的实践表明,务实的创新是中原文化的灵魂,没有务实,创新就无从谈起。要注重培养务实创新的思维,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不仅是河南省资源优势、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等硬实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区域文化传统以及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等软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被明确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定位之一,标志着文化河南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影响,现阶段全省的文化建设相对于其他物质领域的发展,仍显得比较虚。虚在两个方面:在文化影响力方面,对文化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层面,尚没有提炼、升华出与全省人民现阶段发展诉求相适应,能够增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文化价值。在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务实河南”是从中原文化传统中总结、提炼出的文化精髓,它使文化大省和经济大省的河南从此有了新的承前启后的人文精神和行动指南。文化建设本身也将进入更加务实的阶段。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做实文化河南,可以大大增强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实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将逐步推进城乡均等化、区域均等化和人群均等化。做实文化产业将使人民群众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将通过做实文化河南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管理体系需务实创新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丁同民

  建设“务实河南”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要切实遵循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规律。各项工作的推动,就要在规律下运作,在规律下求效,在规律下为民。建设“务实河南”,要扎实解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加快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着力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为河南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强力打造组织化的社会稳定保障体系。要围绕重点工程建设、企业破产改制等热点问题和下岗职工、移民等特殊群体,建立舆情信息分析研判网络;要建立以国保、治安民警为龙头,派出所社区民警为纽带,“两员”(信息员、联络员)为辅助的情报信息收集体系;要制定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建立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要健全遗留问题妥善解决机制。

  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要建立城乡社区民调工作站,设立矛盾纠纷排查信息员;要成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发挥法院诉讼功能,强力推进社会法庭新模式;要完善县委书记、县长信访接待制度、公检法联合调处制度、律师协助接访制度等。

  不断完善信息化的社会管理网络体系。要深入开展平安河南创建活动,提高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城镇郊区等部位的管控力度,推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社会版)的应用;要切实增强网吧阵地的防控能力和虚拟社会的监管力度等。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社会公平执法体系。要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形成“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公平执法责任体系;要采取自学与单位组织培训、流动课堂培训、网上培训、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等方式,健全培训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加大执法考核分量,把执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岗位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⑥4

  郑州都市区建设贵在 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

  郑州师范学院院长研究员赵健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自觉地承担起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龙头”,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提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率先走出一条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以“一区两城”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人居城市。郑州市委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科学方法,明确要求“要用抓具体的方法抓落实,用创新的机制抓落实,用正确的导向抓落实,用团结协作的合力抓落实,用抓不落实的策略抓落实,用低成本的举措抓落实”,让“务实河南”的精神在郑州市开花结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一是要确立抓落实的理念。从郑州的实际出发,细化都市区建设的各项指标,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努力做好“自选动作”。从明晰职责完善制度上提升队伍的控制力;从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来提升队伍的公信力;从政令畅通,狠抓落实来提升队伍的执行力;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来提升队伍的影响力。二是领导要用好的理念与思路带领下属抓落实。在实践中教会下属如何抓落实的方法,真正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干出成效。三是找准目标抓落实。都市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抓落实;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上抓落实,在以打造民生优先发展上抓落实,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上抓落实,推动和加快郑州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四是完善制度抓落实。在严格划清职责范围基础上,完善考核制度、考评制度和督察制度。五是协调配合抓落实。抓落实要靠集体力量攻难克坚,要形成一种领导带动、中层主动、基层行动的合力,使全体公民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落实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收获着喜悦和成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郑州都市区建设,完成中原经济区的宏图,需要我们有效应用“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科学方法,求真务实。

  策划朱夏炎赵铁军

  统筹王亚明王俊本张光辉

  执行孙德中刘玉梅

  编辑李力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