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加快水利改革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时间:2011-11-22





河南地跨黄河、淮河、长江和海河四大流域,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水而兴,孕育了华夏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持之不懈地丰水兴利,以占全国1.47%的水资源量养活着占全国7.6%的人口,生产着全国10%的粮食。

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走好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已成为事关河南省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中原水网”初具规模

10月19日,随着最后一车石料倾入沁河,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河口村水库工程成功截流。河口村水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是《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2008~2012年)》确定建设的重要防洪控制性工程,也是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的成功截流,标志着沁河干流告别了无控制性工程的历史。河南省水利厅长王树山说,近十多年来,河南省境内先后开工建设了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原水网”已经初具规模,河南在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的配置方面,战略枢纽地位日益突出。

到目前,河南已建成水库2361座,130条骨干河道得以治理,1.63万公里干支流河道堤防重新加固,修建蓄滞洪区13处,防洪减灾的骨架初步形成。历史上,黄河多次在河南境内决口、改道,“平地行舟”“赤地千里”的悲剧不再上演;淮河流域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十年就有九年荒”的惨景一去不返。

随着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的建成使用,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7621万亩,保障了粮食生产连续七年超千亿斤。城乡供水保障水平也大幅提高,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全省2.3万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大功告成,2898万乡亲告别吃水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31公里河南段建设进展顺利,16.2万丹江口库区移民和谐迁安;3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以治理,荒山披绿,源清水秀。

水资源保障体系瓶颈未破

中原经济区战略提出,要在河南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确保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河南省水利厅长王树山说:“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水,但如果仅仅是目前的水利设施,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软肋’,水资源保障体系瓶颈未破。”

河南水旱灾害频繁。从历史上看,河南5到6年一次大旱,4到5年一次大水,60年左右发生一次特大干旱和特大洪水,此旱彼涝,旱涝交错,“75·8”特大洪灾,1986年~1988年大面积旱灾,至今让人刻骨铭心。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河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过是一个杯底,而河南省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杯底的1/5。更为严重的是,河南省44.4%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已威胁到城乡饮水安全。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对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大多数水利工程靠吃老本,“用的是大跃进的水,种的是学大寨的田”,3000多万亩耕地仍然“望天收”,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后劲不足。水利设施薄弱。大量田间工程“上级投入少,基层投不起,农民干不了”,水利设施“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

经过土地流转承包后,河南省息县农民柳学友常年种粮面积在3000亩以上,他的梦想是种5万亩地,做中国的麦王,“常言说,‘涝了剩一半,旱了不见面’,如果水利设施上去了,我离梦想就更近了。”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光谦认为,很大程度上,河南的水利困局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在一些地方屡禁不绝,造成水质污染及资源性短缺;开采过度、保护不力,造成河道断流、水域被侵,水土流失严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体制改革滞后,水事权划分不清,水利投资和水利建设欠账较大。”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