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持续 保持韧劲 坚持不懈 乘势而上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好形势
11月21日至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濮阳调研时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及全省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工作安排,牢记重在持续,保持韧劲,坚持不懈,乘势而上,进一步发展濮阳的好形势。
21日下午,郭庚茂先后考察了濮阳新区规划、中原石化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濮东产业集聚区的温州创业园和石油机械制造产业园、濮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及林氏化学新材料公司,详细了解了企业入驻、项目进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等情况,鼓励企业要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
22日上午,郭庚茂考察了台前县产业集聚区化工园区和羽绒及服饰园区、范县产业集聚区丰利石化公司。在台前县羽绒及服饰园区,郭庚茂与企业负责人交谈,关心地询问企业生产、招工、出口销售等有无困难。他说,欠发达地区一定要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加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发挥自身优势,完善配套服务,积极谋划和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羽绒、服装等产业集群发展。
在22日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郭庚茂听取了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情况汇报。郭庚茂指出,濮阳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突破,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打开了局面,与央企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形成高潮、成绩斐然,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建设全面启动、成效显著,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好、拼劲足,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奋发后起的良好局面。希望濮阳市牢记重在持续,保持韧劲,坚持不懈,乘势而上,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
郭庚茂说,结合中央和省委精神要求,濮阳市要突出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抢抓机遇,打造产业支撑。产业是发展的基石,是城镇化的支撑,是改善民生的前提。要实现赶超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有产业支撑。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抓产业首要的是着眼竞争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选择好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濮阳要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好石油化工系列、石油机械等产业;要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承接国内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新产业。
二是科学发展,努力实现赶超。“开放”加“科学”加“拼搏”等于赶超,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开放就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濮阳要继续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借助外力实现发展。科学就是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减少工作盲目性,坚持集约发展,在实现结构优化上下功夫,努力用较少的资源获得较大的发展效果。集约发展首先要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此为载体实现生产要素集约利用;其次是空间布局要集约,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再次是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用技术代替资源、提高效率;最后是要实现能量集约,集中力量办大事。拼搏就是要有拼劲,有敬业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是创造优势,增强竞争力。要全面认识和看待濮阳的优劣势,充分发挥劳动力、石油和盐资源等已有优势,着力挖掘交通、区位等潜在优势,积极创造体制、环境等新优势,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要全面理解、深刻领会中原经济区“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空间布局内涵,把城市和交通结合起来发展,积极对接周边,内联外通,多角度、全方位创造优势。
四是改革创新,破解瓶颈。土地、金融、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们可能长期面临的制约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破解这些瓶颈制约,根本办法是机制创新。要以节约、集约和挖潜解决土地难题,以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解决资金难题,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决人力资源难题,同时坚持不牺牲生态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濮阳城市建设和新区发展,郭庚茂指出,一要准确把握新区定位和理念。城市新区不等同于传统概念的城市区,它是“三化”协调示范区,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和一个新的增长板块,是改革实验区和开放窗口。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新区打造成现代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复合,经济、生态、宜居三大功能复合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二要合理确定新区空间格局。要按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理念来确定新区布局,既要实现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又要避免出现大城市病。三要科学编制新区规划。规划是蓝图,是配置资源的依据,必须科学编制,体现严肃性,扎实推进新区建设。
濮阳市主要负责同志,省直有关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