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院首次在民事案中引入该制度为农民工维权


作者:韩景玮    时间:2011-12-23





民工将村小学围墙建好后,劳动报酬却没拿到手,民工代表遂将包工头和村委会诉至法院。由于双方对劳动报酬结算标准存在分歧,法院为更好维护当事人权利,尝试探索引入社会调查制度。昨日,郑州管城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并当庭宣判民工胜诉。而在民事案中尝试引入社会调查制度在我省尚属首次。

2010年7月,张军经中间人介绍,与孙伟订立口头协议,双方约定:由张军带领工人为管城区一村小学建围墙。然而当墙将要建好时,双方就工程劳务结算标准产生异议。张军称建墙应按照每平方米38元结算劳务费,孙伟则称应按每米38元结算。后张军多次催促孙伟付清工程款均未果,于是起诉至法院。

管城法院受理此案后,法官认为,本案中原告张军的经济条件有限,若是申请司法鉴定的话,可能就是一笔不少的费用。法院若是机械办案,原告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于是经综合考虑后,法院决定尝试委托社会调查员对建墙这样的工程,在日常是按何种标准进行结算的情况开展社会调查。

12月15日至12月19日,由6名经验丰富、资深的人民陪审员组成三组社会调查组,先后到施工工地进行走访、咨询,并详细对承包工人就建围墙的承包方式、施工人员的日平均工资标准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结合社会调查员的调查报告,法院审理后认为,结合二被告签订的协议和日常用工劳务费用支付习惯认为:原告所述每平方米38元更符合事实,被告孙伟应当支付工人的劳务费。法院遂当庭判决被告孙伟支付原告张军劳务费65721元。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