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12月25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出席会议并讲话。卢展工强调,要站位全局重扶贫、融入全局重扶贫,扭住发展重扶贫、 着力保障重扶贫,统筹协调重扶贫、凝聚合力重扶贫,以全省人民持续务实、团结一心的艰苦奋斗,使全省贫困人口和全省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望。
省领导叶冬松、李克、刘春良、连维良、尹晋华、毛万春、吴天君、毛超峰、赵素萍、孔玉芳、曹维新、张大卫、刘满仓、陈雪枫、赵建才、靳绥东等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邓凯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省领导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
卢展工就贯彻好落实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做好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站位全局重扶贫,融入全局重扶贫。扶贫开发工作事关全局。没有河南一亿人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河南6000万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河南的小康;没有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确定的河南1150多万贫困人口的小康,就没有河南的小康、没有全国的小康。从人数来看,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1/10强;从所覆盖的区域来看,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占全省1/5的行政村;从覆盖的县域来看,几乎近一半。因此,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扶贫工作必须重视、扶贫工作必须抓紧、扶贫工作必须着力。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融入全局来谋划来布局,把扶贫开发工作与中原崛起,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们确定的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机衔接起来。任何工作只有与全局融入一起,才能真正做到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也重要。
第二,扭住发展重扶贫,着力保障重扶贫。无论是从国情省情看还是从市情县情看,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关键都靠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没有综合实力的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没有贫困地区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一个地方的群众也很难奔小康。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外在力量是有限的,发展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从贫困群体来看,要着力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对贫困群体来讲,这是最具实际效果的举措。目前我省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山区、老区、滩区、沉陷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保护区等一些地区。这些地区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富裕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必须更加注重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提高这些地方的最低保障标准。要进一步核清贫困人口的底数,以此为依据来研究如何制定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第三,统筹协调重扶贫,凝聚合力重扶贫。统筹,就是各项事业发展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统筹,各种重大关系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统筹。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与扶贫开发的关系,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与扶贫开发的关系,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系,统筹发挥内因的根本作用、利用外因的条件与扶贫开发的关系。只要真正能够把扶贫开发工作与我们各方面工作统筹起来、融合起来、衔接在一起,扶贫开发工作就真正能够摆上位置。协调,就是明确着力的方向、构建互动的关系,解决发展中、工作中不协调的问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收入差距的问题,就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协调,从工作层面上讲,就是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从事物发展规律上讲,就是要促进各方面的互动。比如,“三化”不协调,主要问题在农村、农业、农民,促进“三化”协调,既要重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对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又要重视研究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扶贫开发中,既要明确主攻方向、重点突破,又要注重“三化”之间的互动。凝聚合力,就是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使全社会关注、参与、给力扶贫开发工作。搞好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不仅是贫困地区的责任,也是经济发达地方的责任;不仅是贫困人口的事情,也是河南一亿人民的事情;不仅要解决经济问题,同时要解决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问题。在整个扶贫开发工作中要真正形成正确的导向、和谐的氛围,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郭庚茂在讲话中说,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谋划和推进,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立足点,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着力点,坚持把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坚持把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持久动力,坚持把构建大扶贫格局作为重要保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各部门各行业协作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期完成了《河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点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一定要在发挥优势中牢牢把握机遇,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创造机遇,进一步坚定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我省发展已进入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时期,我省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中央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深化了扶贫内涵,扩大了扶持范围,扶贫开发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中原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对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郭庚茂强调,做好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村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使贫困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阶段我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贫困人口年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省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如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针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和方法,准确定位,强化措施,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要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贫困地区发展水平。要把扶贫开发事业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与探索走好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紧密结合,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扶贫开发,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推进扶贫开发,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扶贫开发,在加强生态建设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二是巩固和发展大扶贫格局。要发挥好专项扶贫的基础保障作用,发挥好行业扶贫的重点支持作用,发挥好社会扶贫的协同帮扶作用,继续坚持、巩固、发展、提高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促进多方力量和多种举措共同支持、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协力推进扶贫开发事业。三是加强对扶贫开发的分类指导。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与新型城镇化要求相适应,区分不同的对象范围,突出“转”、突出“聚”、突出“改”,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实施不同的扶持政策,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四是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科学编制规划、实行特殊政策、注重统筹推进等三个方面工作。五是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要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能力建设、项目扶持放在首要位置,下更大力气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致富本领;积极推进科技和产业化扶贫,增强致富后劲;完善资金互助机制,破解资金难题,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六是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要搞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探索扶贫到户新模式,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七是强化扶贫开发保障措施。要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强化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加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郭庚茂最后说,扶贫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快推进我省扶贫事业,事关民生、事关发展,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协调、形成合力,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建好队伍、转变作风,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务实重干,求实求效,切实把全省扶贫开发抓紧抓好,确保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刘满仓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具体部署。
各省辖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省辖市政府主管领导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各省辖市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