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于保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
一方面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起来,使地质遗迹的保护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建立地质公园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的增长,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必然会参与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
(2)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发展
地质公园是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目前地球上保存完整、基本未遭受破坏、保持其自然原始状态的自然空间环境。无论是其地质地貌特征,还是地质地貌的形成机理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发展旅游业,必将带动当地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有利于地学科考和公众科学知识普及
地质地貌遗迹揭示了远古时期地球构造运动、环境变迁以及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各种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对于当今人类了解远古地球状况和改善今后人类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质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公众了解自然,科学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地质遗迹资源永续利用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才逐渐关注到地质遗迹资源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地质遗迹不但有观赏和游览休闲价值,而且是不需移动位置,不需改变原有面貌和性质的,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宝贵资源。与矿产资源的消耗性利用相比,在保护的前提下建立的地质公园,是对地质遗迹资源利用的最好方式。
地质公园等级体系分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市县级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由联合国教科文(UNESCO)组织评定,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组织评定,省级、市县级地质公园则由各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评定。我国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地质公园的建立一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密切合作,是继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之后,较早开发利用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以政府名义首次正式命名设立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Geopark)的国家。
截止到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共有79个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在全球25个国家,中国已有26处地质公园进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33%。我国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方面也成绩显著,自2001年4月公布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起至今,中国已批准建立六批共218处国家地质公园。
另外,据统计,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我国的8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大熊猫栖息地、三清山、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武夷山)和3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五台山、西湖)中的大部分景区以地质景观为主体地位或涉及地质景观的内容。这些世界遗产、世界和国家地质公园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去观光旅游,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地质公园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以河南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云台山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论证开发,当时名不见经传,进入21世纪,随着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云台上旅游快速发展,2007年,云台山景区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缔结为“姐妹公园”,成为我国继黄山之后第二个与美国国家公园建立官方合作关系的景区。如今的云台山拥有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众多荣誉,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云台山景区的主要客源市场由过去半径300公里区域扩展到1500公里区域,省外游客达到90%,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境外市场也已全面启动。2009年,云台山景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26.55万人次,门票收入2.54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6.3倍和63.5倍,铸造了“云台山模式”,并以云台山旅游为主体成就了“焦作现象”,为焦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改变了焦作市以矿产资源为主体的产业格局,成为我国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