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问三农——温家宝总理河南调研纪行


作者:平 萍    时间:2012-03-20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南调研。图为温家宝在漯河市临颍县固厢乡小师村与当地群众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 郭 宇 摄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南调研。图为在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韩寨村与基层群众座谈时,温家宝总理精彩的讲话博得了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本报记者 郭 宇 摄

共和国的总理,深深牵挂着中原大地,深深牵挂着与这片土地共生共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

农历春分将至之时,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风尘仆仆来到了春暖花开、莺飞草长的中原大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项兆伦,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田学斌,省领导卢展工、郭庚茂、刘春良、秦玉海、刘满仓参加调研。

2009年河南遭遇大旱,当年2月7日至8日,在抗旱浇麦夺丰收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亲临河南,察看指导抗旱工作,亲手为麦田浇下汩汩清泉;2010年6月9日至10日,在“三夏”生产的重要时刻,温家宝总理又冒着酷暑来到河南,深入收割现场,走进田间地头,与中原人民共同分享夏粮丰收的喜悦!担任总理9年来,温总理已是第9次来到中原大地,每一次都是心系百姓、昼夜兼程,河南城乡留下了总理深深的脚印。

总理对河南粮食生产的重视,对人民和土地的深情,河南人民感受至深。

“你说的看苗、看天、看地,我再给你加上两个字:看人。”

17日上午11时,一下飞机,温总理便驱车直奔临颍县固厢乡高产创建示范区。这个示范区是临颍县承担的农业部小麦万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面积有10500亩。

迎接总理的,不仅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一望无际的新绿,还有正在田间喷洒劳作的村民和忙碌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人员。

眼下,河南小麦正从北向南逐步进入起身拔节期,也是小麦一生中田间管理的最关键时期。

温总理刚下车,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郭天财便迎上前来,“总理,我们又见面了!”连续3年,总理来河南考察粮食生产工作,都是郭天财在田间为总理作介绍。

蹲在地里,总理仔细端详起麦地和麦苗,察看墒情和小麦分蘖情况。“这是才下过雨吧。”总理问。

郭天财说,“昨天才下的雨。河南有句农谚,麦收‘八、十、三’三场雨,是说只要农历八月、十月和来年三月,这三场雨下来,麦子就能丰收呢!前两场都及时下了,昨天这场下得还不太够。”

总理笑着说,“是希望再下场透一点的雨吧。”

郭天财忙说,“对对对,总理来了,我们希望您能带来一场好雨。去年您来的时候,我给您说了四句、十六个字。今年我给总理您再说四句,就是‘看苗看天看地,科学肥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促根壮蘖增穗’,24个字。”

温总理听后称赞说,“你每年概括得都非常好,而且每年都不一样,切合当前实际。”

郭天财说,“去年是以抗旱为主,今年我省小麦底墒比较好,这叫播种基础好、底墒好、冬天苗情好。粮食生产上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搞农业科技的,必须得了解生产实际。”

温总理说,“今年回暖晚。”

郭天财说,“对,回暖晚。但是回暖晚也有好处,第一是抑制了旺长,第二,春长有利于生产,麦粒会比较大。”

温总理听郭天财分析得头头是道,赞扬说,“你说的看苗、看天、看地,让我知道了很多,还懂了不少知识。我再给你加上两个字:看人。人,就包括了像你这样的小麦专家。河南有个优势,也是个特点,就是农科院、研究所,农业技术人员,每到农业生产的关键时刻,大家都在积极献策,都在第一线亲自指导。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关键要靠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下乡。”

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说,河南是农业大省,最终解决粮食问题还是要靠技术,1995年您在河南看玉米种子时,给我们提了很多希望,现在我们都实现了。我们的郑单958玉米品种,是农业部重点推广品种,一年种植6800万亩,适应性非常广,在中国的各个地域,在哈萨克斯坦、在越南,都非常适应,连续九年种植面积是第一位了。

温总理听了十分高兴地说,“河南农业贡献大,粮食产量高。除了农业科技人员在第一线,其实还有一条,抓种子,抓良种,是不是这样?!”

看到眼前的小麦一碧万顷、长势良好,温总理十分欣慰。

“种粮大户国家是支持的,农业的发展需要规模经营,需要种粮大户。”

春光明媚、春风浩荡,已到了正午时分,站在田间小路上,温总理还在亲切地与围拢过来的三里头村的村民兴致勃勃地拉着家常。

“三里头村有多少地,多少人,村子里出去打工的有多少?”温总理问村支书。

“有3000多口人,2300亩地,出去打工的有600人。”

“青壮劳力基本都出去了吧。都到哪去了?”

“一般到俺县附近的产业集聚区。这两年都不太去外省打工了。”

“那就是河南发展起来了,自己能就近打工了。”

“对对,好多都在产业集聚区。”

“其实农民不愿意跑太远,离家近点还是好。”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好吧?”总理又问。

“国家的政策好,不让交粮也不让交税了,现在还有各种补贴,加上种子补贴一亩可以补117元呢。”

“我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已明确,今年要继续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7分4。”

“是啊。请总理放心,我们一定把地种好。”

听说村民吕焕云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种粮大户李心午,温总理问李心午,“你现在规模经营的有多少?”

“集中了大概2000多户。”

“一亩地给多少钱?”

“800块钱一亩。相当于大概800斤小麦。”

“你自己干不了吧。”

“干不了,有合作社,我把种子、农药、化肥都给他们,就不管了。有专业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全管,从播到收。目前俺们临颍县的土地流转达40%以上,都在种植大户手里,耕作机械全部来自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

“种粮大户国家是支持的,农业的发展需要规模经营,需要种粮大户。”总理肯定地说。

在舞阳县莲花镇泥河洼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田间地头修建了整齐的喷灌机井。喷灌手董现英告诉总理,现在农田基本做到了“涝可排、旱可浇”。但喷灌机械用的是柴油,一升油七块多,一亩地浇下来将近4升油,20多块,要是用电的话就是4块多钱,还省劲,电闸一推就行了。希望能尽快解决井电配套。温总理转向副省长刘满仓问询情况,刘满仓说,确实是这样,关键是要增加投资。温总理对随行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这次要把这个问题带回去,看能否纳入农村电网改造一并解决,或者想想其他办法。”

温总理还对村民们说,今年国际油价波动大,如果油价提高,国家还准备给直接补贴,因为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都要用油,请大家放心!

温总理还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农用无人飞机和自走式旱田作物喷杆的喷药演示,了解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情况。他勉励科研人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维护、使用、销售等各环节下工夫,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

“建设中原经济区,最终的目的就是既使城里人生活富起来,也使农民生活富起来,既使城里的环境得到改善,也使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

17日下午,温总理的到来,使舞阳县莲花镇韩寨村村民倍感温暖和惊喜。

坐在张秀英家的小院里,温总理和从四邻八乡赶来的乡亲们亲切地拉起家常,聊起农村的变化。

74岁的退休教师韩记栓说,“温总理,前几天您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一答就是三个小时,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看到最后,一想到总理您到了下午两点还没有吃上饭,我饭碗一推,眼泪忍不住往下流。”

村民刘汉业说,“总理呀,前一段政府给我老妈妈发了一个领取养老金的小本,小本本送到我老妈妈手里的时候,我老妈妈很激动!”

总理说,“是的,这是我们今年要办的一件大事,就是把老妈妈这个小本本发给农村每一位老人。”

刘汉业说,“所以我代表老妈妈向总理表示感谢!”

温总理说,“现在这个本子里有钱了,老妈妈可以有钱花了,但这本子里的钱还不多,我们还得努力,让老妈妈的钱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现在种地不缴税,上学也不交费,看病不太贵,老了还有养老金。”村民们纷纷感叹。

“这主要是群众创造了条件,你们干得好!我们对农业的补贴,每年都要有所增加,就是‘负担减到零,补贴要上升。’今年‘两会’期间,有农民代表谈起农村的变化,说要感谢政府,我说不要感谢我们,我们欠农民很多,我们做得还不够,农民还有更大的期盼,这是心里话。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建设、发展,农业是基础,农民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在我们应该有力量、有财力帮助农民生活得更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不能忘了农业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的基础。在重视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的同时,不要忘了农村,不要忘了农民。”

温总理接着说,建设中原经济区,最终的目的简单来概括,就是既使城里人生活富起来,也使农民生活富起来,既使城里的环境得到改善,也使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现在中央之所以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就是希望河南的工业、农业得到全面的发展,使河南人民能够尽快地富起来。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与其他省份有所不同的就是要实现“三化”协调、城乡协调,这是最大的特点,也最有意义、最有示范效应。河南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考虑大工业,一方面要考虑大农业。河南这个地方,历史上也苦过,不管是黄泛区,还是山区,都有不少穷地方,但是河南人民非常勤劳,文化传统、文化底蕴都很丰厚。我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团结起来,河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村民们备受鼓舞,更深受感动。村民马喜林说,“总理您瘦了。总理,您整天操劳费心,您当总理累瘦了,可俺们老百姓却胖了。您说想和我们多聊会,我们也想和您多说说话,可是我们真心疼您,心疼您身体不允许,您多保重身体。您前几天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您‘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我从内心说,也是俺们所有在场的人的心声,人民永远和你在一起。”说到这里,马喜林哽咽了。

小院内掌声四起。这心声,因总理而起;这掌声,为总理而鸣。

离开韩寨村时,村民们团团把总理围住,“总理,您是人民的好总理!”“欢迎总理再来!”“温总理,人民永远拥戴您!”

一句句肺腑之言,响彻村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根本的出路在科技。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18日上午,温总理专程来到了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参观了农业科研成果展示,并与来自许昌、驻马店、周口、漯河等地的近20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座谈交流。

“今天参加座谈会的,有我很早就认识的老科技人员,像老郭、郭天财院长,还有程老、程相文。我1995年就来过河南粮食综合研究中心,现在叫河南省农科院。那时我就和河南的农业科技人员有了接触,一直到现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根本的出路在科技。一号文件专门讲科技这还是第一次。也就是说中央在关于农业的总体部署上,除了政策、基础设施、水利建设这些方面以外,开始抓科技。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大家对当前的农业技术工作,特别是基层的农技推广,有什么经验和问题,包括你们的科研工作和生活待遇,都可以敞开说说。”

许昌市许昌县农技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周炳臣第一个发言。“总理,我想说一点,就是农民种粮关键要看有没有好种子。上世纪70年代,我们的小麦亩产不足200公斤,80年代,通过种子的更新换代,上了一个台阶,亩产增加了100公斤。到90年代,温麦6号问世,亩产又上了一个台阶。2000年以来,新品种多了,小麦亩产再上了一个台阶。连续这三个台阶,亩产增加了300多公斤。现在,河南的好多品种,亩产能达到600公斤以上。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那还得从种子上下手。群众经常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我认为,在种子培育上,国家应再多投入点。有了好种子,没有好的办法,没有好的综合措施,也不能实现高产。要多搞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个平台,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温总理赞同地说,你说的良种和良法是农业科技的两个重要方面。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现在我们还不能说科技这条腿就很硬了,但是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使科技这条腿硬起来。硬起来了,我们就能经受住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人员肩负的任务非常光荣。

“你们直接面对农民,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路’的问题,要靠县、乡农技推广站,靠在座的诸位。”

漯河市郾城区农机站工程师刘黎说,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后,将来这个地谁来种,怎么种好?很大程度要靠农机手,靠农业机械。温家宝说,刘黎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后地由谁来种、怎么种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大问题。不少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了,分散的土地必然要有人进行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河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走在全国前头。一个适合河南省情、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正在发展当中。我们既要从政策和法规上引导好适度规模经营,又要将农业机械化同良种良法结合起来。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民。

温家宝说,今天大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我也想再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稳则经济稳、国家兴,经济再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再进步,粮食安全都始终是关系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农业依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将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始终。第二,当前农村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基本政策问题。就是农民对承包地的经营权和财产权问题。我们现在抓农民承包地的确权问题,进而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让农民对自己的承包地真正有支配权,不能乱占乱征。现在许多农民出去打工,但是对土地依然珍惜,承包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第三,重视和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今天参加座谈的主要是农业科技一线的人员,你们直接面对农民,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路”的问题,要靠县、乡农技推广站,靠在座的诸位。你们为农业农村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贡献了全部力量。“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所以这么高、这么好,我觉得是科技的功劳,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功劳。

只要一心为群众的安全着想,为企业赢得信誉而不懈努力,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够再铸辉煌

双汇集团是我国著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7日下午,温总理专程考察了双汇集团。总理走进车间,认真察看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他对双汇集团一年投入3亿元实施瘦肉精头头在线检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做法表示赞许。温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员工说,“双汇集团从成立到现在走过了20多年的道路,有过辉煌的成绩,也有过沉痛的教训。现在,你们要振作精神,再创辉煌。展工同志有四句话概括得很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特别是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你们提出来一个口号,要用铁腕抓质量。这说明你们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安全和质量上争创一个人民信得过的企业。因此,必须要在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检验部位,都要严格把关、严字当头。另外,要重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检验检测手段,宁可多花些钱,也要确保万无一失。我相信,只要一心为群众的安全着想,为企业赢得信誉而不懈努力,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够再铸辉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九年来,温总理风尘仆仆九赴河南,体民情、察民意、谈三农、论发展,其言殷殷、其意切切。总理的脚步,深深印在中原大地;总理的情怀,深深印在人民心中。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