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西辛庄村要合并附近15个村建“市”


作者:曲昌荣    时间:2012-04-23





5月8日,中国首个“村级市”将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正式挂牌成立。这一消息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传出后就引发争议。肯定者有,但质疑嘲讽的更多。

农民要搞“村级市”,有专家说是“瞎胡闹”。首个“村级市”是什么样?建“市”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是务实的创新“改革”还是“折腾”?

4月18日,黄河北岸,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一排排别墅格外亮丽,人工湖绿波荡漾,广场周边有楼房、图书室、医院、超市,俨然一派城市景象。

同一天,“西辛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在濮阳举行,来自河南省社科院等单位的多名专家齐聚讨论西辛庄村要挂牌成立“村级市”的构想。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提出,西辛庄要成立全国第一个“村级市”。

啥是“村级市”

是一个由附近15个村组成的大型农村社区

一大早,李连成就忙得团团转,除了正常的村务事,他正在为“村级市”挂牌做准备。

外界对“村级市”的争论和质疑,李连成并不在意,他说,“概念和内容是两回事,俺这个‘村级市’并不是行政级别上的‘市’,是村级‘市’。一没公务员,二不设行政机关,成立后还是正村级,我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支部书记,说到底就是一个由附近15个村组成的大型农村社区,我们建市的目的就是想让老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那么,更名的必要性在哪里?又会给村里带来什么好处?

李连成说:“这一想法是我提出来的。其实,‘村级市’就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体现在西辛庄的成果和结论,就是‘市有啥俺有啥’,但不包括公务员、机关以及种种‘市病’。”在李连成看来,他心目中的“村级市”“有学校,有医院,有宾馆,有超市,有水电气暖,有下水管道”。他的梦想是“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就是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城市有啥咱有啥”,但城市堵车咱不堵车。

已基本实现多数城市功能是西辛庄村的底气。

去年,西辛庄20多家企业产值有十几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6万元,全村有8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周边村庄就业人口1万多人,并建设成了位列濮阳市八大村级工业园区之首的著名电光源产业工业园。看到西辛庄村条件越来越好,周围15个村的群众纷纷表示自愿并入西辛庄,有一个村全部村民都摁了手印。在西辛庄村所属的庆祖镇政府,记者看到了这个联名书,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亲笔签名和按下的鲜红手印,据说当地几个村庄90%以上的村民同意。

事实上,从一个穷乡僻壤到全国文明村,再到提出成立全国首个村级市,西辛庄村用了整整21年时间,实现了“家家有工人,户户有股份”,由传统纯农业村向新型工业村的转变。“以前西辛庄村穷得很。那时候东辛庄盖的瓦房都很多,记得小时候下地割草从东辛庄村过,看见人家盖的瓦房,吃的玉米面馍,就想咱们啥时候能够吃上就中了。”东辛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爱林告诉记者。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上,1986年她从西辛庄村嫁到了条件相比之下比较好、仅一条路之隔的东辛庄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却又反过来了。”

为啥要建“村级市”

是减少政府和城市压力的一个好办法

也有人认为改名只是“图虚名”,或者只是一种炒作的噱头,形式大于内容。

对此,李连成认为这不是误解,而是不理解。“咱农民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啥叫大城市?说到底还不是生活条件比咱农村强吗?”李连成认为: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带动周边村致富才算富。西辛庄改名后仍然归现在的庆祖镇管,节约的2000多亩耕地可以用来建设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或成立农业生产公司等,说到底就是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城里有的农村也要有,要农民变成市民。李连成认为,如果全国农村都实现建市的梦想是减少政府和城市压力的一个好办法。例如,小城镇建设需要行政机关,村级市就没有这些麻烦。现在农民在大城市看病难,还有农民孩子在城市上学难。有的为上学还租了一间房子,这个投资恐怕太大了。建村级市就是解决农民在城市里遇到的困难,也是解决现在城市的困难。

尽管外界争议不断,但西辛庄村的村民们热情未减。今年87岁的李志勤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吃水不要钱,有线电视不要钱。天然气每月每人免费使用6立方米,超额每立方米只收两块钱。用电每人每月能免费用7度,超额每度也就5毛多钱,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记者了解到,村里有自己的幼儿园和全市一流的标准化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村里有高规格敬老院,孤寡老人供养一律免费。2009年村里投资8000万元建起了一家县级非营利性医院,由村民控股,所有居民都是股东,看病也基本上全免。该医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病房内空调、暖气、卫生间一应俱全,目前拥有专家和医护人员近90人,缓解了附近农民“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还得花路费”的困难。

住着小洋楼,享受着诸多免费福利的村民如何挣钱?今年65岁的村民李殿启给记者算了笔账:儿子儿媳都在村办的照明公司上班。儿子月薪2000多,儿媳月薪超过2300元。仅小两口的工资,每年就超过5.5万元。家里还有7亩地,老汉种着,粮食蔬菜基本自给自足。村里的速生杨分红,每五六年能分1万多元。再加上村办企业的分红,一家人每年挣个10万元松松的。

李连成向记者描绘了“西辛庄市”的整体规划:“市”中心是一个大型广场,“市”四周设4个仿古大门,周边全都是两层楼。4个角是12层小高层,已经设计并动工了。一村一区,以村的名字命名,很多村的村民已经开始交钱买房了。“市”里还要建一个能容纳2000名孩子的幼儿园、一所2000名学生的小学、一个2000人规模的疗养院……未来“西辛庄市”的规模将达到6万至10万人,让西辛庄村附近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住在社区里,工作就在社区附近的工厂或者农业企业里,真正享受着城市的生活。

不过,也有村民认为,其实村里改不改名也都无所谓,只要是村里有了发展,只要是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村”和“市”没啥区别,甚至叫新型农村社区也没什么不好。记者采访了几位濮阳市民,他们觉得叫“市”也就是更好听一些,因为毕竟15个村并到一起了,基层组织管理也要由村民自治变为居民自治。但了解西辛庄的人还提醒,更现实的一点是,挂牌后摆在西辛庄面前的除了招商引资外,如何吸引年轻人安心地在村里上班将是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村里80%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家里的不足20%。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