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郑州的早餐工程一直是政府和市民的“心病”。
在这15年里,郑州市一直想把早餐工程做好,但一直未遂愿。
昨天,郑州市政府再次下发早餐示范店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承诺在今年10月前至少建成20个早餐示范店。
有资深早餐工程经营者认为,这次新政在渠道、服务上有提升;但也有人认为,投入多,要求高,产出低,前景不乐观。
这一次会有怎样的结局?
政策
今年10月前
至少建20家早餐示范店
昨天,郑州市下发早餐示范店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在市内五区建设20家以上以经营早餐为主,兼营中餐、晚餐和其他食品的早餐示范店。今年10月将组织验收。
经过申请并批准创建的早餐示范店,每建成1家且经过市级验收合格的,按照实际投资额50%市财政给予资金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通知规定,除了证件齐全,还要有固定营业场所,单体店营业面积含厨房、餐厅80~120平方米,餐厅座位30个以上,每月更新品种3个以上,价格应低于同类商品市场价格。
同时,还要设置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用电话、声像系统、无线网络、公共厕所、残疾人设施和安全消防设施等。
经营时间要求为全天候营业。早餐供应为6时至9时。
回溯
3年前曾预计开两千家
却萎缩至五六十家
2009年11月,郑州推行第五次早餐工程。
当时在接受有关早餐工程未来的采访时,郑州民生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说:“与前几次相比,这次政府支持的力度更大了,我们会坚持下去。”并誓言“两年内占领郑州早餐市场,3年内推出2000个早餐服务网点”。
三年过去了,他的誓言是否实现了?据了解,该经理调离了岗位,在回答郑州早餐工程的情况时,他表示“不方便回答”。
郑州民生早餐工程有限公司的厂长许二奎称,2009年起,公司早餐网点最多时有八九十个,而现在还在经营的仅剩五六十个。
网点上不去,销售量就上不去,但是投入却不会减少,其直接后果就是成本上扬,每个月的亏损都在十几万元。
许二奎说,不只是自家这样,郑州其他三家早餐工程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想法很好,也很支持,但是执法部门却经常查,而且各种收费也太多了。
现状
早餐经营有这七大问题
随后,又有多名早餐工程经理人,就郑州早餐工程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其中大部分都认为多部门执法是首罪。
网点选址不好:郑州的实际情况是,网点建设不好,一些好的地点,政府没有审批,批过的,又遇到很多阻力,造成网点一直在萎缩。
多部门管理:城建部门管、市政执法部门管,就连办事处都来管。原本,早餐车可营业到上午9点,也可在网点周围不远的范围内变动位置。但现下,有些地方不到8点就让收摊。
无照经营扰乱经营秩序:经营早餐起早贪黑、费工费时,而且大众早餐售价低、利润薄,对餐饮业经营者没有什么吸引力。同时,个体早餐从业者和无证无照摊商违规经营,严重扰乱了早餐经营秩序。
品种单一:不了解郑州人饮食习惯,品种单一,不符合郑州人的口味。
企业经营有问题:对于数百个分散的经营网点,合理配置和调配管理十分重要。很多企业在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
政府扶持不到位:早餐企业大规模生产中心的建设、早餐销售网点的设置、企业的税收和有关费用负担等方面,都需要政府拿出足够的扶持政策。
费用太多:很多网店都因为涉及物业公司或者企业、市场门口等,被要求缴纳各种费用而无奈取消。
声音
政府也应让其他形式的早餐店发展起来
对此,一位多年经营早餐工程的经理人表示,此次早餐示范点的设立是件好事,是渠道上、服务上的延伸、提升。
“这个发展方向是对的。”这位经理人表示,政府可以引导龙头早餐企业发展,给市民提供安全早餐,但不应该过多干涉,让其他形式的早餐店也发展起来,满足市民不同需求。
但许二奎表示,早餐市场是一个微利行业,且不说场地方面的要求,就具备“开办10家以上早餐连锁店的能力”这一条要求而言,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标尺。
此外,还要求提供40个品种早餐,每月更新3个,更需持续性投入。
许二奎说,即便有公司去做,但是如果经营环境得不到改善,持续亏损,又有谁愿意拿钱一直赔下去?
政府应该考虑后续政策支持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说:“不能变成现实的政策就不是好政策。”
宋向清说,早餐与其他两餐相比,属于简餐,其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工薪阶层,因此不但要快、营养,还要便利、价位低,如果政府对于早餐示范店有过多的要求,可能会增加其成本,价格过高,这样一来,就没有市场,好的政策也会流于形式。
很显然,政府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制定了三年最高补贴20万元的措施。相信经过三年的培育,一些企业会生存下来,但也会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政府应该从现在开始制定后续政策,不断促进企业间评比优化,并为三年后企业的发展制定减税等相关政策。
(来源:河南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