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保绿增绿护绿工程 兴安绿释放生态效益


时间:2013-04-03





  黑龙江新闻网讯 “真的很美,这才是最自然的!”一位来自湖北的游客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兴奋地告诉记者。在他眼中,大兴安岭每一个地方都“流淌”着绿色。原生态绿色食品层出不穷,冷水鱼、山野果、木耳、蘑菇、猴头及土禽笨畜吸引着大批游客。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客人,远道而来,特别想吃上一顿绿色食品大餐解解馋。

  “这原生态绿色食品,有营养,无污染,吃着也放心。”上海游客李新说。

  “森林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地面上长满地衣和青苔,踩在脚下软软的,舒服极了。眼前的景色好像一幅幅美丽的油画,纯净的空气好似天然的大氧吧,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北京游客黄薇说起去年夏天去大兴安岭旅游的感受,还是一脸神往。

  大兴安岭素有“金鸡冠上绿宝石”之美誉,是一道绵亘北疆的千里绿色长廊,浩瀚林海营造了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每年仅纳碳、贮碳、制氧等创造的生态效益就高达1163亿元;大湿地、大界江、大冰雪及变幻莫测的北极光,彰显着北疆风光的独特之处。

  为了呵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大兴安岭不仅着重做好护绿工作,还相继启动实施了一系列保绿、增绿的建设工程。投资1亿元建设的中国唯一的寒温带动植物基因库——大兴安岭寒温带植物园;南瓮河湿地公园建设了观光栈道、观光塔等设施,又一国际重要湿地已向游客开放;多布库尔湿地漂流度假区,成为我省北部地区生态漂流的又一新亮点。全区林业系统已建有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28处,总面积173.9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20.8%,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大兴安岭已建立呼中、南瓮河、双河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0个地级自然保护区(包含保护小区、保护地)均隶属于所在林业局管理。同时,建立了“中国北方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站”和“湿地生态监测站”。

  国林旅游有限公司的导游告诉记者:“游客们对大兴安岭的绿色食品感兴趣,特别是对蓝莓、黑木耳、蘑菇、猴头等表现出了强烈的购买欲,许多游客不但自己购买,还为亲朋好友带回去。”

  常年和来大兴安岭的游客接触,导游们非常了解大家对绿色食品的喜爱。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大兴安岭的山野菜名气大,大就大在纯天然,由于生长在深山之中,没有一点污染,深受人们喜爱。山野菜蘸酱成为饭店里的名菜,婆婆丁、苣荬菜、小根蒜、山葱等,都是游客们的最爱,加上地道的黄豆大酱,讲究的就是大山的质朴和清纯。此外,笨鸡、笨猪肉等也是游客们喜欢的特色菜。”

  目前,大兴安岭获得绿色(有机)标识使用权的产品已经达到198个,其中有机食品192个,位居全省前列。全区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共有76家,拥有12大系列786种产品。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