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宪魁到哈尔滨铁路局和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充分肯定一年来铁路和电力部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与省直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研究如何破解铁路运能不足和电价偏高等问题,共同谋划铁路和电力长远发展。他强调,经济发展,铁路和电力先行。铁路和电力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保障作用。铁路和电力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铁道部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先行,助力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
哈尔滨铁路局把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可靠铁路运输保证作为首要任务,优化运输组织,挖掘运输潜力。2011年,全局货物发送量预计完成24570万吨,同比增长1220万吨,增长5.2%。全局旅客发送量预计完成11340万人,同比增加135万人,增长1.2%。王宪魁来到客货列车调度运行中心,仔细向工作在调台的调度员询问客调、货调和商调等情况,与大家讨论进一步增加客、货运调度的科学性、均衡性,切实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为路局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有特大型电网企业,负责建设、运行维护黑龙江电网和全供电区安全可靠供电。2011年,公司预计完成供电70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8%。在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王宪魁认真了解电网建设、安全运行和节日保电情况。得知企业实现电网安全运行11058天,售电量不断攀升,实现全结线、全保护运行方式“迎峰度冬”时,王宪魁说,经济发展,电力先行。
电力在保障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定要确保电网安全,加快建设坚强智能龙江电网,全力服务好“八大经济区”建设,为方便百姓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调研过程中,王宪魁先后听取了哈尔滨铁路局和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铁路局和电力公司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就他们提出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王宪魁指出,铁路是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命脉。我省经济要实现振兴和崛起,实现快发展好发展,离不开铁路和电力的支撑。铁路和电力问题是我省经济运行中,最突出、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既是要素问题,也是成本问题,还是环境支持问题,直接影响到项目落地和企业成本,直接影响工业运行。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我省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都会受到影响。中央确定明年经济发展的总基调为“稳中求进”。对我省而言,“稳”是大局,“进”是核心和关键。明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初步确定,完成好目标任务,既需要全省上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更需要龙江铁路和电力部门的强力保障。希望在新的一年中,铁路和电力部门继续支持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关心和帮助铁路和电力加快发展。
王宪魁强调,从我省铁路现状看,存在两个突出矛盾。一个是运能与运量中,运能是主要矛盾;另一个是客运和货运中,货运是主要矛盾。铁路在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强运输组织。通过建设战略装车点、专用线共建共管等措施,实现产品集中发运。同时,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协调机制作用,整合区域资源和运力,均衡组织运输,压缩周转时间,尽最大努力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和经济效益。要加快铁路建设。着力推进2012年我省确定的铁路建设项目。要加大对铁路工作的支持。在争取上级支持、征地拆迁、落实配套资金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加快推进铁路建设。要帮助铁路解决实际困难,支持铁路棚户区改造,改善铁路职工居住条件。
王宪魁强调,我省电力问题,主要是电价问题,导致电价偏高的直接原因是我省发电能力过剩、南送电量近年来持续回落、电煤市场价格一直上涨,增加了火电企业生产成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和理解,千方百计把电价降下来。要协调外送电量,使我省南送电量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争取更大的发电空间,缓解发电企业的运行和经营压力。要跟踪申请大用户直供电工作的进展,做好各项准备,适时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要努力降低发电企业成本。在优先保证电煤供应的前提下,科学调度,加强管理,增强电网调峰能力,增加企业上网电量,摊低企业成本。
王宪魁要求,“两节”临近,铁路和电力部门要将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生产中、工作岗位上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职工,在生活上要关心职工,爱护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进一步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坚持安全质量和生产标准,确保安全运行。铁路战线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春运安全有序,旅客顺畅出行。电力部门搞好电力供应,保障节日期间生产生活用电,让全省人民过上安定祥和、明亮温暖的春节。
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