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产业项目建设三年攻坚战的安排部署,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大项目建设工程,突出十大重点产业建设,着力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产业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项目快速推进,截至6月底全省共实施产业项目2648个,同比增长67.4%,完成投资1079.4亿元,同比增长75.6%,带动全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26.4亿元,同比增长30.6%。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05个,实施工业项目2590个,实施现代服务业项目125个,省级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57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截至6月底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1亿元,新开发面积14.2平方公里,开复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3个,完成投资99亿元。产业攻坚扎实有效,制定多个产业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吉炳轩就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强调,产业项目建设牵动发展、关乎全局、惠及长远。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产业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抓发展重点在于抓经济,抓经济关键在于抓产业,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必须坚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促进投资保持合理增速,为经济发展注入内生活力,不断增强龙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充分认识加快产业大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力抓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坚持在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进程中,同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靠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项目升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新的支柱产业,为推动龙江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要充分认识加快产业大项目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产业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小城镇和新农村持久繁荣,必须切实抓好产业项目建设,以产业的大开发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大发展,推动城乡建设步入良性轨道。要充分认识加快产业大项目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缓慢这个主要矛盾,坚持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基础,努力做大社会财富蛋糕,从源头上破解民生改善资金问题,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吉炳轩指出,今年是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的第二年,对于夺取攻坚战全面胜利至关重要。要抓招商引资。用好国家政策引进项目,努力把国家政策转化为项目、转化为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资源优势引进项目,充分做好资源转化利用和精深加工这篇大文章。着眼产业基础引进项目,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围绕重点领域引进项目,科学谋划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龙头大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引进项目,推动我省吸引投资从要素优势向环境优势转变。要抓落地开工。加快审批促开工,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完善设施保开工,加快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为项目开工创造条件。强化服务助开工,继续采取实地走访、一企一议等措施,及时解决项目开工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抓建设进度。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规划、建设、竣工投产中的重大问题。健全推进机制,落实产业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营造人人支持项目建设、人人关心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要抓投产达效。保障生产原料供应,努力满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用电用油用气需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拓展产品销售市场,使产品尽快进入市场、早日占领市场。
吉炳轩就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指出,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启动建设早,开竣工率高,工程总量大,惠及群众多,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形成了全面展开、快速推进的好态势,2011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86.87万套,竣工40万套,农村泥草房改造26.1万户,是投资最多、改造量最大、群众最为满意的一年。今年前7个月,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408.8亿元,新建项目开工360411套,开工率68.91%。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终身负责制,不断加大质量巡查力度,有力保障了工程质量安全,在全国保障房质量检查中我省抽查符合率居全国前列。建立了务实管用、科学高效的好机制,在房屋征迁上探索出了一条和谐拆迁、阳光拆迁、惠民拆迁、依法拆迁的新路子,在资金筹措上形成了多元投入的良性格局,在房屋分配上科学制定、严格执行准入标准、审核程序、动态管理、退出执行等一整套制度。营造了高度重视、合力推进的好氛围。人大、政协积极建言献策,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各界群众积极参与,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持。
吉炳轩强调,保障性安居工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做好这项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对于推动龙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看到,城乡部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我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有倍加珍惜机遇、牢牢抓住机遇,才能不断开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局面,彻底改变黑龙江的落后局面。要看到,经过多年发展,龙江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大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圆了一大批困难群众住新房、住楼房、住好房的梦想。现在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对我们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快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目标,才能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要看到,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加强城乡建设、改善城乡面貌至关重要。只要我们鼓足干劲,勇克困难,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把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全部完成,黑龙江的城镇化和一体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要看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对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投资拉动,只有加快保障房建设进度,扩大保障房投资规模,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吉炳轩指出,当前正是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强的举措,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抓好项目开工。8月、9月开工率分别达到75%和90%,10月底前52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部开工,是必须完成的硬指标。把抓开工、促进度作为重中之重,凡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尽快开工。着力破解资金难题,在对上争取、自身投入、银行贷款、市场运作上下功夫,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解决好土地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满足项目需要。进一步解决好征迁问题,坚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惠民拆迁、依法拆迁,为顺利开工建设创造条件。抓紧施工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必须加大工程推进力度,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至少竣工42万套,力争竣工50万套,农村泥草房改造至少完成22万套、力争完成26万套。完善施工组织,确保按期完成改造建设任务。各地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完善监督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抓好建设质量,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在加快进度中确保质量,做到建设百年安居不动摇,让老百姓住得安心舒心。提升设计档次,尊重建筑规律,强化质量监管。抓好公平分配,强化分配监督,实行阳光操作。抓好配套完善,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相协调、与旧城旧区改造相结合,打造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型居住区。
王宪魁就产业项目建设工作指出,今年以来,我们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积极应对和克服市场需求不旺、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不利因素,坚定不移抓产业、建园区、搞招商,全省产业项目建设逆势发展,拉动经济稳步增长。特别是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17条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显效,必将对经济发展提速增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宪魁强调,抓产业项目,是对领导干部抓经济能力水平的实际检验。抓产业项目是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既是对当前负责,也是对未来发展负责。抓产业项目要务实,必须要有一件事抓到底、抓出头的劲头,要亲自谈项目,亲自跑审批,亲自抓项目落地。抓产业项目是能力,要有本事,有能耐,有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有灵活管用的招法。要有市场运作的能力,有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打造优良环境的能力。抓产业项目,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实力。要充分发挥农产品优势,可以通过扩产裂变、收购兼并、调整工艺、走高科技路子、用增量部分搞加工等办法,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靠科技创新驱动,把资源价值最大化,以资源换项目、换深加工、换产业链条。要充分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政府要牵线搭桥,企业要眼睛向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省内配套,拉动内需。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积极打造跨国产业链,向俄罗斯腹地延伸,推动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省内各中心城市周边的县也要让各自的区位优势充分释放。抓产业项目,必须注重创新驱动,做活存量做大增量。要用好老工业基地政策,谋划建设战略龙头项目。在“八大经济区”建设中,真正把国家老工业基地政策利用好,资源利用好,再新上和培育扶持一些销售收入百亿以上、三百亿以上的大企业,龙江经济就会有大的改观。要利用好存量资产,裂变扩能上项目。千方百计帮助大企业、骨干企业裂变发展。通过产权改革盘活资产,整合资源要素,使老企业焕发活力。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各级政府和科技等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促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重点解决“产学研”脱节问题,给科技成果“找婆家”,既要招商引资,更要招商引智、引技,整体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抓产业项目,必须打造产业园区,搞好招商引资。园区是产业项目载体,上产业项目必须提高园区的承载功能,要集约用地,集群发展,体现专业特色。要按照“八大经济区”布局建设重点园区,确保“八大经济区”中每个区内都有两三个省市共同打造的高水平园区。要立足优势建好市级重点园区,建好县域特色园区。各地都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新招商方式,努力招来大客商,引入大资本,建设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王宪魁要求,在转方式抓产业项目、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上,要坚持有利于形成产业化,集群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产业上下游配套,拉长产业链,带动就业;有利于创新驱动,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在资源配置上,要坚持谁在省内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各种资源就优先配置给谁;谁在省内搞产品上下游配套、集群发展,政策就向谁倾斜;谁把总部设在我省,就在资源利用和政策上予以优惠。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王宪魁就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强调,这是“一号民生工程”,各地、有关系统和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坚定信心,锁定目标,攻坚克难,确保完成今年建设任务。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确保突出重点。既要尊重市场规律,依靠市场满足群众多层次住房需求,更要高度关注那些买不起房子群众的住房问题,搞好城镇住房基础情况调查,逐步建立健全全省住房信息系统。把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作为重点,适当增加公租房建设比例,加快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力争在国家政策期内全面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任务。要集中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确保工程进度。必须千方百计破解资金、征地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抢抓开工,抢抓进度,抢抓竣工,确保达到要求的开工率和竣工率。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争取国家更多的补助资金,严格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建立和完善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坚持依法、阳光、和谐、惠民拆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统筹推进规划和配套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配套建设、高标准建筑施工,统筹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建设好公共基础设施。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绝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要加强分配和运行管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切实把好“进入”和“退出”两道关口,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监督,确保符合条件群众享受到住房保障。完善纠错退出机制,维护公平正义。
杜家毫在讲话中强调,受气候影响,我省建设工程有效施工期较短,时间紧、任务重,政法系统要为产业项目和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地各部门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切实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及时掌握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刘国中、于莎燕在讲话中分别就产业项目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表了意见。
各市地党委或政府行署、省直管县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中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东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