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非油经济比重破50% 上半年GDP全省第一


时间:2012-09-05





  大庆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在过去的5年里,完成可持续发展任务,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实现了大庆发展史上向经济强市、宜居城市、现代都市、全面小康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庆再次瞄准到本世纪中期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开启了新征程。

  据省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0.3亿元,跃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04.2亿元,占全省的60%;财政收入完成751亿元,同比增收171亿元;国税收入实现467.3亿元,全国国税每收入100元就有大庆1.6元。

  2008年,大庆新一届市委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大势,确立了“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即完成可持续发展任务,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加快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打牢产业市政人文体制基础,实现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由生态大市向宜居城市、由矿区城市向现代都市、由总体小康城市向全面小康城市、由发展不够均衡城市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跨越。五年来大庆千方百计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综合实力跃升全国地级城市第11位。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去年达到3740亿元、五年翻了一番;油与非油经济比重由64:36调整为47.2:52.8。去年财政收入实现9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1.8倍、2.9倍、3.6倍和2.8倍。

 坚持上项目强企业创品牌,接续产业筑起新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列全国资源型城市之首。五年间,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去年规模以上石化工业增加值是2006年的4.3倍;新建续建单项投资超亿元产业项目281个、超百亿元项目8个。30万吨聚丙烯、伊利脱脂奶粉等一批大项目投产,沃尔沃乘用车、新华08资讯中心等牵动力强的龙头项目落户,以高新区为代表的16个产业园区快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等“三上”企业达1207户,地方工业年均增长40%以上。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迈出历史性步伐,成为全国同时拥有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品牌的七个地级城市之一。五年间,累计完成投资1406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88个。萨尔图机场和武警森林直升机场通航,肇源江海联运港口投用,大广高速公路等27条快速路全线贯通,新建城乡道路3041公里、桥梁62座。万达广场、公路客运枢纽、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项目投用,奥林匹克公园、铁路西站和东站等项目加速推进。改造老居住区144个,综合治理湖泡19个,建设垃圾和污水(污泥)处理厂15座,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改造农村泥草房14.2万户、受益人口50万人,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2.5%。

 坚持改革创新,“大庆模式”叫响大江南北。公安警务、医药卫生、文化等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五年间与境外104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92家,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00亿元,位列全省地级城市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连续7次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面实施小康民生,预期2015年早于全国5年实现全面小康。过去5年里,按照大庆市“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小康民生目标,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5%,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十位一体”、农村“六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城市低保标准东北三省城市最高,全民医保覆盖城乡,市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全国领先,医疗卫生合作共建成效显著,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模式全国推广,社会安全指数达到97%。创建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和信访调处中心。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