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 变“绿”、由“一”变“多”,正由过去单纯依靠煤炭产业向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转变
黑龙江新闻网讯 七台河在转型。由“黑” 变“绿”、由“一”变“多”,正由过去单纯依靠煤炭产业向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转变。转型在提速。今年,七台河市重点推进的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10个,总投资135亿元,新开工的产业项目中,非煤转型项目数量占88%、投资额占68%,首次双双超过煤炭及煤的相关产业。
七台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华丽转身。
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动迎接挑战,未雨绸缪,实现七台河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转型,是一种历史责任。早转主动,晚转被动,不转没有出路
七台河因煤而生、缘煤而兴。
在“宁可汗水漂起船,不让国家缺煤炭”的口号指引下,多年来,七台河为国家提供了5亿多吨优质原煤。七台河因此头戴诸多光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唯一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可是,和所有资源型城市一样,七台河也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2009年,七台河市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这一消息在七台河市引起巨大震动,人们在惊愕、迷茫中思考着。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急需调整,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多层面的困难挑战着这个城市的抗压能力。
资源型城市七台河如何转型,成为七台河市委市政府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七台河市委书记张宪军说:“我们决不能再走过去单纯依靠产量扩张拉动增长的老路,必须立足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既要坚定不移地做强做大煤炭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又要加快发展非煤替代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早转主动,转晚了被动,不转型则没有出路。今年1月初,七台河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安全发展、循环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崛起,为建设繁荣富庶秀美文明的幸福之城努力奋斗。”
二次创业、投身转型成为这个城市前进的号角,七台河经济转型开始提速。
转型这个课题是因为煤而生,破题,也恰恰从煤开始。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把原煤吃干榨净,从“煤”转起,七台河走出了一条特色转型之路
转型,很急迫。问题是,需要时间。
按照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尤其对煤炭资源城市而言,至少要用几十年时间,才有可能成功转型。
多年来,“一煤独大”的资源格局造成了七台河对煤及相关产业的严重依赖。如何争取时间,走出一条具有煤炭资源型城市特色的经济转型、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立足于基本市情,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几年来,七台河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措施,不断加大推进力度,无论是单个企业的点循环,还是某个产业的线循环及工业园区内的面循环,各个层面均有较大的突破。
以宝泰隆、亿达信等公司为代表的煤焦企业,通过发展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氢、苯加氢等项目实现了物质合理循环、价值逐级增高、余能回收利用。宝泰隆公司正在建设的年产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工程和年产5万吨针状焦工程进展顺利,将于明年竣工投产。
昼夜燃烧的“天灯”熄灭了,污水横流的现象没有了,各产业链之间互为资源、吃配发展,基本实现了原煤“吃干榨净”和效益最大化。
新兴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茄子河煤电建循环经济园区,成为七台河市典型的煤炭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如今,七台河市原煤实现了全部入洗,优势焦炭、煤化工、电力、新型建材等接续产业渐具规模,煤——焦——化工、煤——电——建材,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基本形成。
焦炉煤气制取甲醇、煤焦油加氢、煤矸石发电和制砖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1吨焦煤经过洗选、炼焦、制成化工产品,与销售原煤相比,销售收入增长了1倍多,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倍多,经济效益增长了3倍多,洗选、炼焦等产业抗御市场风险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全市通过煤矸石发电,年消耗煤矸石、煤泥400万吨;通过发展新型建材,年消化煤矸石和粉煤灰65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5%;通过发展节能环保项目,年可利用矿井水回用率达70%。
据测算,循环经济的发展,每年将为七台河带来8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拉动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
七台河市将有限的资源吃干榨净,变工业废物为生产原料,变城市垃圾为再生资源,逐渐走出一条特色转型道路。
跳出产业衰退循环,实现由“黑”变“绿”,由“一”变“多”,需要一大批面向未来的新项目、新的产业集群。转型路上,七台河新兴接续产业蓬勃兴起,风云际会,八面来风
塔吊林立,机声轰鸣,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全面提速,高位推进、快中求好、奋力跨越”,“建设我国北方最具活力的国家级开发区”的字眼,在七台河经济开发区高频率出现。
连续3年快速发展后的七台河经济开发区又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新上10个产业项目,项目涵盖了电子、科技、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已然成为七台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9月13日,七台河经济开发区。成程非晶合金开发有限公司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万吨非晶合金项目、节能减排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超级电池项目、大型反光显示屏项目、4H合金项目,系国家“973”重点攻关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以上,开创了七台河市引进高科技重大项目的先河。
总经理刘杰说,这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可达17亿元,年利税总额达到1.9亿元,将对七台河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尹训河向记者介绍说,2012年新开工的1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全部达产后将新增工业总产值31亿元,税收2.8亿元,就业2100人。
经济开发区正在向七台河市接续产业承载区、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迈进。
结构性矛盾是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矛盾,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煤与非煤双轮驱动,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是七台河市转型的核心和根本出路。
经过几年的扶持和发展,七台河市着眼自身基础发展四大产业集群:
扩大特色木制品制造业规模,打造行业航母,扶持成长性好的木制品加工企业尽快做大,形成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农业机械和矿山机械为重点,引进国内外农业机械、矿山机械先进生产技术,加快大型农机具和矿山机械等新产品研发,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和矿山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依托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农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工业,利用域内及周边农业县和国营农场的农畜产品资源,引进知名企业来七台河落户,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组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碳纤维等新材料,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立足现有资源和企业基础,重点开发粉煤灰纤维、焦油沥青碳纤维、锂离子电池阴极复合材料等,使新材料产业成为非煤替代产业中的生力军。
风云际会,八面来风。七台河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煤与非煤产业比例调整,由依赖煤炭资源为主向多元化产业综合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正阔步前行。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