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人大代表:立法管控电子垃圾处理


时间:2013-01-10





  当今,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在给人类带来便捷和快乐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垃圾。哈市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约有6700吨,由于没有科学的回收、分解、销毁和再利用循环体系,这些电子垃圾大多被随便遗弃,给城市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不容忽视。在今年的哈市“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哈市应对电子垃圾的处理进行立法管理。

  现状 废弃电子元件随便扔污染环境

  9日,记者在哈市道外区崇俭街看到,收购废家电的店铺一家挨一家,这些经营者将收购来的废旧电子产品拆解之后,将废弃电路板、荧光屏等电子元件随意地扔到街边。

  据人大代表赵生庆介绍,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哈市有60万至80万件家电报废,年产电子垃圾约有6700吨,并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增长,由于没有科学的回收、分解、销毁和再利用的循环体系,这些废旧电器和电子器件给城市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已不容忽视。

  赵生庆表示,电视机的显像管含有易爆性废物,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是有毒物质。制造一台电脑需要铅、汞、镉等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对完全失去利用价值的电子垃圾,简单采用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对环境、土壤的破坏难以估量。

  建议 出台法规合理处理废弃家电

  在“两会”上,人大代表赵生庆、王强、西鹏不约而同地提出,政府应对电子垃圾的处理进行立法。

  赵生庆表示,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鼓励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对废弃的电子产品制订长期的回收计划,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西鹏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扶持商家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四类家电实行以旧换新的惠民回收方式,同时将手机纳入基金征收范围内。

  王强表示,对旧电脑的处理可采取再利用办法,通过回收整理升级后,无偿或低价提供给信息技术应用不发达的农村作教育和培训使用。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