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代表委员建议 小区水箱管理纳入城建规划


时间:2013-01-10





  磨盘山水库清澈洁净的水已进入哈市多年,但是由于二次供水的水箱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一些水箱处于管理真空状态,甚至有一些水箱多年没有清洗消毒,二次供水设施也老化,从居民家中水龙头流出的水的卫生情况难以令人放心。在今年哈市“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应对小区二次加压的水箱统一管理,水箱管理应纳入城建规划,让市民真正喝到放心水。

  现状 部分小区水箱多年未清洗消毒

  哈市政协委员王宪民说,目前的二次供水卫生条件很让人担忧。据他调查,部分二次供水单位无卫生许可证或有证但未按要求进行年检,很多单位的管水员未进行健康体检,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专职管水员,使监督人员无从监督指导。多数单位水箱使用的防腐涂料无省级以上(含省级)卫生部门颁发的“产品卫生安全性评价报告”,部分水箱未按要求定期进行水质检验和清洗消毒,甚至有些水箱从未进行过清洗消毒工作。同时,一些二次供水硬件设施难以达标。部分二次供水设施未按要求设置在独立房间,还有部分设施的水箱与墙体、房顶的距离不符合设计标准。部分水箱没有安装锁具以及溢水管和排污管,并且所在房间内堆有杂物。还有一部分水箱供水管线与锅炉水箱直接相连,或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共用一个低位水箱。

  症结 监管缺失致水箱卫生隐患重重

  王宪民认为,二次供水出现如此境遇的主要症结在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他表示,二次供水没有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始终是供水单位和产权单位自我建设、自我完善。特别是近几年物业小区不断增加,二次供水设施的管护工作由小区物业、房产住宅局下属的房产所、独立的物业公司、社区和自管产权单位等多家部门分别承担,管理状况各不相同,有些水箱甚至是居民自管,水箱的卫生情况可想而知。

  哈市政协委员陶松滨表示,根据《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规定,街路输配水管网的主干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由供水企业负责;自街路主干管道接出的入户管道至室内的供水设施,由房屋产权所有者或自费安装者负责;单位的专用管道,由产权单位负责。除了水箱的管理单位多以外,负责水箱卫生的行政管理单位也不少,主要有房产住宅局、卫生局、供排水集团等,但是,真正对水箱负责的却不好落实,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相互衔接不够,这使得这些部门和单位对水箱都有权管,又都可以不管,最终导致二次供水水箱卫生隐患重重。


  建议

  二次供水水质

  每半年抽检一次

  王宪民建议,将二次供水设施纳入城建规划。尽快组织人员对全市二次供水的点位、设施、现状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并逐一登记造册。把不达标的点位设施纳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逐年安排专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明确行政主体,规范监管机制。细化相关职能部门的责、权、利,改变二次供水分散管理、无序操作现状,确保对二次供水单位监管到位、指导到位。并加强卫生监督,产权单位和管理单位在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前,应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入户水质经卫生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保证每半年对水箱和水池清洗消毒不少于一次。有关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卫生监督部门应配备现场检测设备,保证每半年对全市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次水质卫生抽检。

  哈市人大代表顾剑英表示,目前,供水部门和物业(产权)部门对区域内管线和其他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责任是不清晰的,应进一步明确责任。新《物业条例》和《供水条例》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管线维修养护问题方面,有的地方甚至相互抵触,致使在小区出现供水管线和包括水箱在内的供水设施损坏时,供水和物业都以行业条例为据拒绝承担责任。应将二次供水设施和养护问题提高到立法的高度,让管理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有法可依。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