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16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哈市自2010年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以来,截至去年底,共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60万平方米,改造单体建筑1274栋,11万户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那么,改造后居住“舒适度”提升效果如何?哈市建委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指挥部组成调查小组,自2012年12月下旬到2013年1月上旬对改造项目进行走访,共走访住户662户,结果显示,室温比改造前平均提高4.3℃,室温平均达到22.5℃。
调查组来到哈市红旗小区59栋2单元802室于洪江老人家,当天室外最低气温为-32℃。说起改造带来的变化,于洪江说:“没改造之前,门窗透风,只好把门缝窗缝糊上,再蒙一层塑料布,可冬天总是结冰还淌水,供热再好屋里也不暖和。现在换上了三层玻璃的塑钢门窗,不透风也不挂霜,室温更是提高了好几度!”记者看到,室内温度计显示为25℃。
带“冷山”的房子谁也不愿买,原因是冬天冷山散热快且会潮湿长毛。在香坊区文舍街1号楼带冷山的9单元203室,张金焕老人打开家里冷山一侧的柜子说:“你摸摸看,一点都不潮,今年屋里也没像以前那样长毛。”在道里区经纬十一道街4号8单元顶层801室,女主人王国贞说:“改造时,给房顶重新铺设了保温层,现在不但没反潮、长毛,而且天这么冷,我家也和别人家一样室温22℃。”
哈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效果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在一个供热网内,室温平均提高5.2℃;二是在保证室内温度略有提高的情况下,哈市2010年至2012年3年内共节约标准煤约16.3万吨;三是减少住户因室温不高而采用电暖器等辅助采暖措施的费用;四是减少CO2、SO2、NOX和烟尘排放量。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