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 包装黑木耳产业上台阶


时间:2013-01-21





  40出头的高金龙是铁力市桃山镇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带头人,桃山镇在他的带动下,全镇木耳种植户一共种了260多万袋,纯收入300来万那是肯定没问题,每个种植户平均增收6万多元。

  谈起种木耳,高金龙可有年头了,他对记者介绍说,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种木耳,直到来到桃山镇,多年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2005年末,高金龙首先在4户亲属中进行试种,经过精心管理,2006年共生产黑木耳10万袋,纯收入10万元,为全村发展黑木耳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村民看到实际效果后,发展黑木耳生产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纷纷向高金龙请教都想种点试试,桃山镇及时加以引导,把黑木耳产业作为先锋村促农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力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

  可是,经过几年的发展,问题又出现了,先锋村木耳生产、销售以分散为主,组织化程度低。为了壮大该村黑木耳产业规模、整合生产能力、增强竞争能力,铁力市农委和桃山镇党委、政府帮助他们研究筹划组建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屯,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黑木耳种植。

  2010年,桃山镇针对该镇黑木耳种植的良好发展态势,因势利导,把黑木耳种植作为全镇主导产业,从资金协调、技术支持、品牌打造、典型带动、宣传推介等多方入手,强力推进了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桃山镇组织种植大户、农技人员到牡丹江参加了“中国牡丹江第五届黑木耳节”,并到绥阳雨润集团黑木耳物流集散地、东宁县黑木耳种植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了千万袋木耳栽培基地、黑木耳包装、菌袋生产设备、挂袋种植技术,桃山镇进一步明确了全镇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方向。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稳固占领市场,2011年通过桃山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了“黑丰”商标,成立了铁力市黑丰菌业有限公司,并通过“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生动形象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

  由于多方努力,桃山镇的黑木耳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由最初的几万袋发展到2011年已达到200万袋,户均增收实现5万元。2012年桃山镇又在三合村南侧呼兰河畔,成立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黑丰黑木耳种植基地,种植袋栽黑木耳20万袋,带动全镇发展黑木耳26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832万元,纯收入260万元,黑木耳产业已形成规模。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