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 寒冬中口岸升级正酣


时间:2013-02-05





  黑龙江新闻网讯 1月28日,气温零下23℃,飘雪。走进绥芬河市公路口岸改造现场,橘黄色的挖掘机发出轰鸣的响声,拉土车往来穿梭,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随着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关系顺利发展,绥芬河公路口岸国际客货运量迅猛增长,口岸基础设施日渐陈旧、老化,已不能满足口岸发展和国际大通道的建设需要。另外,俄罗斯联邦政府在2012年投入14.5亿卢布,在绥芬河对应的俄方边界线附近筹建新的公路口岸。为与俄方口岸改造后通关能力相匹配,绥芬河市2012年投资4.6亿元,对公路口岸进行整体改造,口岸设计年通关600万人次、车辆55万辆次、货物550万吨。工程2012年8月1日开始动工建设。

  新国门为中式设计,在彰显我国大国形象的同时,着重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规划设计的新旅检大楼,除满足海关、商检和边检等必备的功能需要外,同时设立了免税店、外币兑换店、咖啡屋、餐厅等,可满足中外旅客的多方面需求。

  现场施工队卢经理向记者介绍,“联检大厅建设区域过去是沼泽地带,只能冬季进行基础土方挖掘,而去年冬季温度较低,冻土现象严重,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影响。”

  冬季施工人要取暖,施工车辆也需要取暖。施工方想出了用草帘、钢筋搭建简易车库的办法,不仅为车提供了保暖,也保证了施工时间。

  据介绍,口岸各部门对每项工程制定详细的落实方案和推进表,细化责任,划分时段,确定完成的时限,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目前,公路口岸整体改造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建设,新国门工程已完成42个人工挖孔桩、灌桩等工作。联检厅工程自2012年12月1日起开挖土方,现在每天投入挖掘机、铲车、大型翻斗车等100余辆次,40名工人换岗24小时不间断作业,外运土达2000立方米。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