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积极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创建。今年3月24日,国家制造强国专家组对合肥市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评估并给予充分肯定。4月17日,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合肥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标志着合肥进入“中国制造国家队”。安徽省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最近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握试点示范契机,助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
资料图:合肥智能制造业(图片来源于网络)
抓好试点示范建设
今年以来,合肥市经信委通过大范围实施“接地气”服务、大规模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大力度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大手笔增加制造业资金投入、大思路制定印发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等举措,助推全市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主要指标位次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李海鹰表示,在未来3年试点建设期内,合肥市将集中资源、集聚力量,立足成功创建这个新起点,围绕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等最新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制造强省”部署,以奋力在全省当标杆、当示范、当排头、当榜样为指引,重点实施工业强基突破、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智能制造推进等“十大工程”,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体系、人才高地和服务环境,建成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
更大力度抓好试点示范建设。明确任务分工,制订试点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强化推进机制,确保试点示范工作无障碍、快节奏推进。对实施方案提出的五大类15项创建指标,完善统计监测机制,及时掌握试点示范进度,强调示范引领,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在产业特色化培育、区域协同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人才引进服务等方面,挖掘一批试点示范典型,形成新的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模式”。
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
围绕重点产业,促能级提升。集中力量构建“3411”产业体系,围绕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着力打造汽车家电“整机-配套-集群”、电子信息“屏-芯-终端”、新能源汽车
“整车-电机-电池-电控”、智能装备“主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示范应用”等若干全产业链,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到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6%。
围绕重点项目,促产业升级。对照试点示范任务,每年安排一批重大项目,画出路线图,制定时间表,确保每一个项目按时间节点建成投产。坚持“十大重点产业”项目调度机制,全力推进江淮大众、长鑫12寸晶圆、京东方10.5代线、晶合晶圆、康宁液晶玻璃基板等重大项目建设。到2019年,实施1000项左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60%以上。
围绕企业主体,促技术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搭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设一批全国性产业创新平台和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催生一批变革性技术与产品,引领和支撑合肥未来产业发展。到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35%;省级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超340家,省级以上认定工程中心超190家。
围绕智能制造,促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加快实施“机器换人”,组织实施两化融合“达标贯标”活动。加快实施“百千万”工程,分类抓好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引导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等新型制造方式,加快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升级版”产品的研发面市。到2019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80家,建成数字化车间800个、智能工厂80个,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0。
李海鹰表示,未来三年,市级财政资金将投入约140亿元支持制造业发展,设立合肥市“中国制造2025”产业基金,探索有效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形成约230亿元的资金规模。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实行权力、责任、涉企收费、公共服务、中介服务等“五项清单”制度,着力提升各级政务服务效能。同时,优化要素保障。重点在金融、土地、人才、市场环境等方面向制造业倾斜,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重大产业创新平台项目等用地指标。针对企业成本“痛点”,全面实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出台“降成本”十条意见。(中国工业报记者安再祥 通讯员陈志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