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态”一词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政府层面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生态文明只有让其享受到实惠和便利,真切的参与到其中才能体验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而这一切,贵安新区一直走在前列,力争把知行合一,绿色发展践行到底。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原汁原味的生态食品
产业得到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让百姓分享到红利,这样的事例在贵安新区并不少见。
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的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是集种产、供、销、研为一体的大数据农旅示范基地。园区在农产品的种植标准、平台建设、环境打造和安全追溯等方面把控相当严格。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初开始大面积种植以来,园区始终坚持不施有害农药与化肥,已完全达到让游客直接入园采摘、直接食用的标准。
同时,该园区农产品自对外销售以来,每出货一批,则每个产品上均贴有农产品安全追溯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包装外的二维码,即可查看厂家信息、产品信息、贫困户信息、种植现场、产品检测报告等,并可直接追溯至生产源头,其中种植现场、分拣现场、线下体验店等均为实时视频监控,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不仅如此,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作为大数据农业精准扶贫的引领者,通过构建“创服机构(凤岐茶社)+基地(贵澳)+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商”深度垂直的产业生态,已完成传统农业向大数据农业的转型升级,并摸索出一条用大数据助推大扶贫、用市场化推动大扶贫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日前,该园区已同贵安新区多个贫困村签订大数据扶贫协议,且已带领其参与到规模化种植中,并取得初步成效。
城市里的世外桃源
不得不说贵安新区是个处处让人惊喜的地方,记者来到贵安禅茶观光园,茶叶的清香扑面而来,顿感神清气爽,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尽头的“绿海”,抛开城市的烦恼来这里享受生活更视为绝佳的选择。
据介绍,贵安禅茶观光园总面积5600余亩,通过精准实施“大生态、大文化、大数据、大扶贫”战略,建都市绿肺、富生态经济,扬禅茶文化、品“正、清、和、雅”,活数据应用、建溯源体系,担扶贫责任、探致富新路,积极探索“国有资源+国有企业+专业化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周边20余个村共计3000余人参与季节性用工,人均实现工资性收入6000元。
未来,贵安禅茶观光园将充分利用茶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茶树品种、传统的制茶工艺和现代化的光波茶业专业生产线,打造成集观光休闲、体验加工、品鉴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景观文化茶园。
一体化经营的绿色出行
以前,大街上时有出现汽车排出黑色尾气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觉醒后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走进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路的两边是郁郁葱葱的小树,不时还能听到鸟鸣。这样的生产环境得益于园区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引进了不少生态环保项目。
新能源车桩网一体化运营中心项目扎根贵安就是最好的见证。该项目的负责人杨恩友介绍道,项目通过“充电APP+城市智能充电网络+运营系统”的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打通能源和互联网产业链,促进能源经济结构转型,这类充电桩在贵安新区已有128个。2017年预计在贵州建成充电桩4000个,全面覆盖人流量密集场所。
在贵安新能源车桩网一体化运营中心的实时监控系统看到,6月11日一天,在贵安新区范围内的充电桩为车辆充电11次,平均每辆车充电1小时20分钟,累计减少车辆排放349.97千克。贵安新能电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周庭介绍,使用新能源不仅能减少车辆尾气排放,还能节约成本,公交车每300公里能节约240元左右。
深入人心的生态文明
初夏时节的贵安,空气里满是青草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树木迎风摇曳,似乎是在期盼着客人到来。
6月18日是贵州首个“贵州生态日”,贵安新区作为生态文明示范点,开展了家庭“亲子林”、新婚夫妻“同心林”等认养活动。来自贵阳市区的刘青一大早就带着妻子来到贵安,迫不及待的在“同心林”为自己认养的小树挂了牌。“一直以来,我对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今天是我第一次来贵安新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像绿宝石般焕发着光芒。通过这次体验,刷新了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就是呼吁大家像爱护自己的孩子的一样爱护环境。”刘青说。
“亲子林”中一群孩子在开心地与认养的小树合影,嘴里还念叨着希望小树快快长大。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刘静淑在儿子的陪伴下,为远在英国留学的孙子认养了一棵寓意为健康成长的树,挂牌的时候还不忘跟身边的儿子“科普”生态环保的知识。她告诉记者,贵州的生态保护得这么好实属难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应该多办,规模也要扩大,让更多人参与,日后给后代留下比钱财更重要的好生态、好环境。
200个家庭齐聚贵安,只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通过认养绿化树木、大手牵小手、家庭协力推动家园绿化美化的行动,携手共建生态文明试验区,促进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结合。(吴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