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发展粮食产能,合理调优种植结构,推动优质和专用品牌农产品发展,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发展、产业增效、产品安全、农民增收。
规划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粮食生产不滑坡、耕地不搞农转非的底线,合理配置资源,优先发展水稻和小麦口粮生产,实施绿色发展,确保我省粮食产能稳定。同时,坚持市场导向,通过市场流通链条带动种植业生产,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种植业生产;推动生产要素向有前景的领域和新兴产业集聚,拓展种植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延长种植业全产业链。
规划明确,皖北地区重点打造国家专用小麦、安全玉米、高蛋白大豆等品牌粮食生产区,全国重要的设施蔬菜、特色水果和中药材生产绿色基地。江淮丘陵区重点建设国家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绿色生产区,全国重要的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沿江地区重点建设国家优质水稻、优质油菜、优质棉花、优质蔬菜生产区,成为全国承接现代农业转移的示范区。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在不损害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供给前提下,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建设绿色有机稻米、高山蔬菜、茶叶等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区位、人文、生态等优势,建设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片(点),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在产业布局上,规划明确,粮食产业重点选择沿淮、江淮单季稻区和沿江江南单、双季稻兼作区48个县(市、区)建设优质水稻主产区,在山区海拔500米以上适宜区域建设高山有机米生产基地;在淮北沿淮37个重点县(市、区)建设淮北中强筋小麦和江淮中弱筋小麦主产区;在沿淮、淮北24个重点县(市、区)建设玉米主产区。棉花、油料产业选择淮北和沿江11个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重点县(市、区)建设棉花主产区。选择江淮和沿江23个年产2万吨以上的重点县(市、区)建设“双低”油菜主产区;在江淮丘陵和淮北11个重点县(市、区)建设花生主产区;在沿淮、淮北15个重点县(市、区)建设大豆主产区。(记者史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