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的列车,飘扬的丝绸,满载货品的国际货运列车正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穿山越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作为安徽省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标志,“合新欧”(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自开通以来,初步实现了安徽省与中亚、中欧沿线国家贸易互联互通的愿景,为打造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构建了安徽省对外开放新格局。
作为全球经济最值得期待的亮点之一,“一带一路”战略为很多地方“走出去”带来了重大机遇。比如安徽,目前,安徽正在积极投入融入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建设,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和双节点城市的重要位置日益显现。在此大背景下“,合新欧”应运而生。三年来“,合新欧”持续平稳健康运行,中欧班列进出货物量跻身于全国前八位,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合新欧”也由此成为目前国内多条亚欧铁路运营线中具有商业价值的线路之一。
中国商报记者在合肥市商务局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合肥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12个中欧班列内陆主要货源地节点城市和23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合新欧”已成为合肥市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呼应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通对外开放新通道、构建对外经济新平台的重要举措。对于“合新欧”未来的发展,相关部门有着怎样的思考?对此,合肥市政府出台的2016年1号文件中显示,在战略定位上,“合新欧”将被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际陆港物流园多式联运的示范点、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标杆点。在阶段目标上,2017年将发运“合新欧”中亚班列28列、中欧班列30列。“十三五”末,在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同时,实现“合新欧”中亚、中欧以及海铁联运班列市场化运作,将合肥国际内陆港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货运和商品集散中心。
据“合新欧”运营管理平台公司安徽新亚欧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杰传宝介绍,目前,“合新欧”铁路货运班列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开往中亚阿拉木图的货运班列,运行时间为8天,行程4906公里;一类是今年新开通的直通德国汉堡的货运班列,行程10680公里,运行时间为15天。
据悉,“合新欧”的集装箱货物安全采用GPS全程监控和运踪信息数据化管理,以确保万无一失。从货源的集聚来看,合肥北站货运中心正在崛起,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合肥也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版图上的重要节点。
杰传宝认为,“合新欧”已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品牌,它推动了安徽省、合肥市的外贸经济发展和对外影响力,“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稳定运行使安徽省外向型经济之路绵延万里。国内外多家电商企业正在寻求与“合新欧”班列开展业务合作。现已吸引了韩国三星集团、美国普洛斯、中国联想集团、传化物流、宝湾物流等的关注,希望与“合新欧”班列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能在合肥集货,将合肥作为其发货的物流基地。
不过,虽然“合新欧”货运班列运行有序,但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一是运行成本过高。“合新欧”班列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6个国家,运输成本约在9000美元左右,和海运相比铁路货运价格过高;二是线路多有重合。目前全国26个城市已开通了40多条线路,已有“渝新欧”、“汉新欧”、“天马号”等班列。这些班列线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三是支撑要素不足。目前,“合新欧”班列仅靠合肥市地方财力的支持,物流综合配套环境等存在明显不足。
对于“合新欧”运行中存在的难题,合肥市相关部门也正积极应对。安徽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认为,首先要统筹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铁路货运网络,形成布局合理、运行有序的亚欧物流通道。同时建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整合国内各货运班列的运营方,统一签订过境和运价协议,降低铁路货运的运行成本。
其次,在省市层面,加大对“合新欧”班列的支持力度,在资源、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合肥国际内陆港申创国家铁路口岸,适时申报汽车、肉类等铁路进境指定口岸;从企业层面,加强与国外具备承揽回程货能力的货代公司的合作,加快构建海外营销网络,推动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联盟建设,形成国际铁路往返货运体系。
同时,中国商报记者从安徽新亚欧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目前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合肥市商务局(市口岸办)正在积极向安徽省口岸办、国家口岸办申报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合肥中欧班列只有逐步加密,扩大运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合肥市口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雅静也表示,“希望‘合新欧’能够被列入省级政府规划之中,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为企业提供便利,为招商引资提供通道,以政策、资金、资源等吸引全省的制造业。在组织架构上,完善运营管理平台公司的体系和体制,吸引境外大企业,使之更加市场化。”(本报记者刘群)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